毕竟在广阔的江北、皖北一带,至少也有一万大几的明军骑兵在活,而他们的主要活动地带,其实就是围绕着凤阳府城的皖北地区。
这要是放松警惕了,他们随时都能组织数千骑兵杀过来。
为了保障后勤运输的安全,周军方面不仅仅是组织了大量龙骑兵游走外围,拦截对方骑兵。
同时也是在后勤部队的运输方式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改变。
其中大批量装备四轮马车,就是周军后勤部队最为明显的一个改革。
以往的时候,周军的后勤部队里虽然也装备四轮马车,不过同时还大量装备双轮马车。
但是如今第十军里的直属后勤部队,也就是第一辎重团、第二辎重团,他们已经是完全换装了四轮马车。
为什么?
就是为了能够在明军骑兵来袭的时候,快速利用的这些四轮马车组成车阵进行防御作战。
为此,辎重部队甚至还专门琢磨了一套防御其并袭击的车阵战术,当骑兵来袭后,马车快速围成一个空心四角车阵,然后火枪手依托马车对外围的骑兵进行设计。
其被动防御效果还算可以。
当然了,哪怕是这种车阵,往往也只能被动防御,而有的是也防不住。
因为人家明军骑兵可不是光着手来的,现在的明军骑兵啊,人家也是拖着三斤野战炮上战场的……
看见你列出车阵来,他们也不会傻乎乎的直接靠近,而是会拉出三斤野战炮直接炮击。
而这也是迫使了周军的辎重部队,装备两斤半野战炮。
总体来说,算是半斤八两。
但是不管如何,光靠着辎重部队被动防御,那都是不靠谱的事,退一万步说人家骑兵杀不过来,但是人家也不走,直接边上待着你就很难受了。
到时候辎重部队走不了,补给伤不起,还是一样会导致前线部队补给匮乏。
因此,最终还是要回到拦截敌军骑兵部队上来。
而要拦截骑兵最好的就是己方的骑兵了。
柳兴贤少将的第一骑兵旅,承担的就是这个责任。
当第十军深入明军腹地,大杀四方的时候,第五军也是杀到了淮安城下。
他们经过了前期多年的连续作战,已经是连续拔出了明军设在外围的据点,把战线推进到了淮安城下。
这一系列的推进并不容易,因为这一地方的水网密布,环境比较复杂。
而且因为汛期刚过,当地的地形、水文非常大,一些原本之前侦测测绘的时候是没有河流的地方,结果就冒出来一条河……
原本只是一片低洼地的地方,结果这破地方变成了一个小湖泊。
这迫使第五军在推进过程里,持续调整细节,一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