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人最多的地方走了过去。
韩琦不喜欢人太多的地方,比如假日的景点,比如打折的超市。但今天就算不喜欢他也想来看看,一直以来他都是从朋友口中,以及一些艺术家的讨论中知道他们对自己作品的态度。
但普通人呢?
和画廊里其他的艺术家不同,看他们的画得有一定程度的艺术涵养,普通人是看不懂的。
这么说有点自夸自擂的嫌疑,也许会有人说为什么普通人看不懂?
艺术这东西就和电影一样,一些深度高一些的电影,一般人就看不下去。甚至觉得这一部电影说得云里雾里,剪辑得乱七八糟……但看得懂的人就是觉得有深度,很有趣。
韩琦自认做到了雅俗共赏,但他也想听听普通人的看法。
这边的人很多,可以说是人最多的一块区域。
墙上挂着的是韩琦的新作《四季》,悬挂的位置略高于人们头顶,所以不需要挤得很近就能看清楚,墙边隔着一米牵了一条线,有两个保安笔直的站在线的两角,防止有人靠近。
大部分画都有这样的防护,但有人守着的不多。
说话的人很少,前面的都在仔细欣赏,只有后面刚过来看到的人发出一声声的惊叹。
“画好像在动?”
“这是色彩的效果。”有人回复。
来这里的人有一半是韩琦的个人粉丝,应该差不多了,甚至比例更高。
但依旧有很多艺术从业者,或者对油画界比较关注的人,他们知道韩琦的作品在国外的地位,所以是带着心里准备来的……但现在看来这种准备有点不够用。
最前面有个男人面色潮红,手上拿着的放大镜贴着自己的眼睛,上半身弯腰使劲往前探。
保安也在用力推他。
“别靠近这条线,如果你再这样我们要请你出去了!”
“让我再看一眼,让我仔细看看!”
他两个眼睛瞪得很大,满目血丝。
韩琦认出这是昨天在画廊门口对自己进行嘲讽的人,记忆力还不错的韩琦能清晰的回忆起他昨天说的那一句:
“洗黑钱。”
吕兴怀的样子就像发了疯,为什么这画的色彩会流动?为什么?
一个大专生,还不是从小学绘画的,为什么?
凭什么?
他出生在一个小村子,为了学习绘画差点掏空了家里的积蓄,到了高考的时候才发现老师教导的东西在艺考上根本用不到。于是复读一年重新自学绘画知识,考上了华美。
如今自己二十七,没女朋友,没有积蓄,一幅画顶多也就几千块钱。
人和人的差距这么大吗?
他想研究这幅画,他太想知道韩琦是怎么把这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