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大群人和一小撮去过画展的人,在韩琦的微博底下争论不休,本来人数少的他们占着劣势,但奈何这里是韩琦粉丝的大本营,很快就把黑子们赶了出去。
胜利者们昂首挺胸,接着就在粉丝群中讨论起韩琦的画。
“真的是你们说的那样?能看到四个季节?”
“也不是看到吧,画面就只有一个秋季,但你看的时候你能感觉到其他的三个季节,具体我也说不清楚,你们来燕京看看就明白了,反正也只需要五十块钱。”
“羡慕在燕京的人,我在尚海,没法去。”
“《四季》不是新画么?还有一副呢?网上说还有一幅画已经卖出去了,价值超过一个e,是不是真的?”
“现在的汇率没那么夸张吧?反正是一千二百万欧元就是了,在国外拿到的还得缴税,如果想拿回国内来用还得缴税,这两次税缴完估计就不剩下什么了。”
“啧啧,那也值钱啊,好久都没听说过一个现代画家的作品也能这么值钱了。”
“这是你孤陋寡闻,新色彩主义了解一下。”
…………
如果不进粉丝群看,韩琦还不知道自己的粉丝里面有这么多懂哥,无论什么行业的人好像都有一些,有些粉丝甚至可以猜出来韩琦的画中用了很特别的色彩。
虽然他们说的对,但是自己的粉丝什么时候质量这么高了?
就王忠伟那种程度的画家都不敢确定,还和韩琦当面沟通一下才敢肯定韩琦用了新的色彩。
韩琦以为是他们自己猜出来的。
但他没想到的是在今天早上过后,无数的媒体都开始报道起来韩琦作品在国外的受欢迎程度,仿佛他们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件事了,存了几十篇稿子,就等看今天的画展现场反应怎么样。
发现效果不错后,积压起来的稿子一瞬间全都发了出来。
什么芬兰画家对韩琦作品的点评啊,什么被大英艺术学院定义为新色彩主义啊,总总新闻不胜枚举。
很多人也是从这些新闻里面懂得了一些欣赏韩琦作品的技巧。
短短一络上爆火了。
这次媒体的宣传力度比之前设计挪威华夏馆的力度还要大,设计一个建筑,能和画一张画赚了外国人一个亿相比吗?
别人的一个小目标,在韩琦这里还真就一幅画的事情。
韩琦对此不能说一无所知,但再次之前也没想到事情的严重性。
当天夜里,韩琦带着口罩和帽子准备出门吃宵夜,但一走出酒店瞬间一群人围了上来。
有些人从街边的花坛跑过来,有的人从搬开的面包车上跑下来,甚至原本认为就是两个路人的年轻妹子,也面朝自己跑了过来。他们手上或是拿着微型摄影机,有的提着专业记者的长枪短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