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检地,核定田产人口,为以后的税收提供依据,并将荒地没为己有。
土地出现抛荒的情况,并不少见。豪族跑了,或者死了的,很好解决,包括原本的寺田、神田等等在内,其中荒废半年以上的土地,全部收为儿玉党所有。
现有在无主土地上耕种的百姓,承认其土地拥有权,按给新的安堵田契。投顺豪族、国人众的庄田,全部不动,但是要追缴部分积欠的年供,此法也算合理,双方倒也都能够认同。
公地又分为两份,五成给军中愿意转成军役众的足轻,减轻俸禄支出;两成加封给有功的武士,三成留作庄田。
有些乡里青壮极为缺乏,地分不完,克酌情分给秽多非人内的勇武善射之徒,耕田播种,扩充军役帐。
凡有垦荒的百姓,免除当年的诸多杂赋,只征收年供正粮。逃亡的在地武士,第一年内愿返回国内,投献誓书者,得近先耕种之权。
各郡年供不均,最高者甚至达到七八成,佃户、农人交完年供,手头上基本就没有多少余粮。
出现荒地、佃户逃亡的原因就在这里;虽然豪族们也会拆借钱贷、粮钟,但这些东西终究是要还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的结果就是耕地、不耕地,最终一样是没粮活,还不如找机会流亡别处,重新定居。
针对这个症结,宇喜多直家已经下令,要求治下豪族减免贡赋,发布德政令,以五五均分夏收。都宇郡内的基本都被儿玉党直接控制,因而也没有人敢反对,顺顺利利就推行下去。
至于石川家为首的那些豪族,会不会老实听令,宇喜多直家并不在意,这条德政令本来就是口惠而实不至,给自己博取一个好名声的伪饰举措。
粮种少没关系,夏收以后,粮食充足,完全可以由代官所出面,调拨部分,分配各庄。唯独耕牛、农具不太好办,各庄内牛、马本就算多,再加上儿玉党入寇之时,抄略众多,让各个乡庄更是雪上加霜。
“还回去想也别想,那些耕牛、驮马早就分赐给了军役众,怎能出尔反尔?”户川通安出言警告,唯恐明石景季拎不清主次。
石川久智想了想,主动说道:“中山大社,牛马还是有一些的,愿意租庸给贫苦人家使用。”与其等儿玉党开口索要,倒不如主动提出来租庸,又由己及人,道:“贺阳众的豪族国人家中,也有些空闲的耕牛,和泉守若时有意,我可出面劝说他们拿出来,一并租给庸户耕田,”
宇喜多直家道:“石川大宫当真仁义,我这里先代百姓们谢过了。”得了好处,自然不吝美言。
石川久智连连摆手,谦虚回道:“往日神社也多受香火供奉,此事当仁不让,当仁不让。”原本也是每年出租耕牛,收取庸调钱,这回少收一些也没甚太大所谓。
明石景季道:“即使有了豪族提供耕牛,以我估计各庄内,恐怕还是地多牛少,难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