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晚上的平静,第二天一早战事就进入了白热化。
张辽占了早早扎营的优势,营地前三百米的宽度被他给充分利用。什么陷坑、木栏摆的到处都是,再加上后方的弓箭覆盖,让面对之人眼角直跳。
不过鞠义到底是一个狠人!面对张辽的下马威他不徐不疾,缓缓平推。
大盾兵一马当先,护着其他辅兵一寸一寸的将曹军营地前的陷阱填平。即便有被弓箭手射中的士兵,也被及时拖往营地。虽然耗费时间,但胜在稳妥。
张辽看着鞠义的行动,心中也不免一沉。
“鞠义果然不俗,换一个人来,为求速生必定强攻!到时候必定损失惨重!如今鞠义也才浪费半天功夫就差不多将前面的道路填平,接下去就可以无后顾之忧了。”
终于,在付出些许代价后,鞠义扫平了通往曹军正面的道路。真正的大战也即将展开。
下午的第一波攻击,张辽第一时间就发现了鞠义的意图:强攻高地的宋宪营地!
这个选择并不出张辽的意外,主营地里面张辽也设置了几段,同样布满了障碍物。
鞠义如果强攻正面,正中张辽下怀。
而仰攻高地,也同样困难。古代冷兵器,居高本就是一种优势。这就等于给了鞠义两个难题,让他自选一个。
不过具体攻势中,鞠义是有侧重的。正面攻打以盾牌兵+弓箭手压制为主,通过弓箭手牵制和压制张辽对高地的支援。
而强攻高地的袁军以大盾兵为主,顶着山上的弓箭和滚木礌石,颇有些不计死亡的意思。
鞠义这是看准了高地上人数有限的缺点,只要打下高地,下方的主营必然不能久持。同样要损耗兵力,不如强攻高地来的划算。
打仗,有时候就想是道算术题,人命就是那一个个冰冷的数字。只要你能硬下心肠冷静对待,就能算出你想要的结果。
当然,这其中牵扯的不确定因素太多,所以它才是一门学问。
鞠义遇到的第一个不确定因素就是曹军的装备精良!
因为有马钧和丁昕的存在,曹军在兵器上要优于袁军。官渡的投石车是一种,另外就是弓弩。
经过马钧改良后的弓弩射程更远,装填也更省力。更关键的是,军队装备的数量十分可观!
这都要感谢我们的丁公子大力出钱啊!
打仗就是打的钱粮,这是丁昕一贯的观点!这么些年四季集团秉持着丁昕赚的多更要花的多的宗旨,将那些黄白之物转换成了各种军械装备!
尤其是弓弩箭矢,几个以守备为主的地方部队早早就囤积如山。
于是在鞠义诧异的表情下,高地的曹军在宋宪的指挥下,不要钱一般的向下方倾泻了不计其数的弓箭,硬生生打退了鞠义的第一波攻击。
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