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在车迟国种地

作者:夏虫话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就可以做到望天祈雨,这是农家的力量。

比写降雨诗来的更快,如果有上万名农家一起祈雨,同样有效果。

这是农家靠天吃饭,必备的技能。

有了甘霖,才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不在饿肚子。

民以食为天!

这一点,陈光蕊相信,以后这个车迟国,会变得更加到荣昌盛。

而整个过程非常的顺利,整个国家都在积极配合这件事,道士,和尚,都化作了农家学子。

一边读书,一边还要亲自耕种,养殖。

陈光蕊亲自下地干活,带着三个弟子,在半年时间,亲自种了十亩小麦。

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于农家的领悟,更加透彻,直接化作农家大儒。

他身上有很多传承,但是有的并不精深,达不到大儒层次。

这次知行合一,也算是让他明白了农家的贵民思想。

无论是哪一个时代,最苦的就是老百姓。

陈光蕊亲自结合自己博学多才的大脑,整理了脑海中的大量记忆,编撰了一步,农以食为天。

一年以后,陈光蕊顺利在农家一道上,先成就了半圣。

因为他的分身,在长安,也开始抓农业,农家发展迅速,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这就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东西,底层百姓,饿肚子,饿怕了。

在大唐天朝那边,这些年,陈光蕊的分身已经官居一品,成为宰相。

可是,他却是更加忙碌了,亲自,行走于神州大地上,传扬百家学术。

他一视同仁,碰到适合的好苗子,肯定是会培养一番。

横渡于黄河边上,亲自参与了治水。

用的当然是他早就发明出来的水泥。

甚至,他亲自出手,写下了,郦道元的《水经注》,梳理了河道。

在陈光蕊的努力下,大唐天朝,迎来了连续第七个丰收年。

于是乎,在整个大唐天朝民意之下,陈光蕊在农家一道上,直接成就半圣。

势必躬行,知行合一。

这就是大唐天朝的宰相,二十九岁的陈光蕊,这一天,他再次被功德之力与文曲星光淹没。

哪怕是,远在大唐天朝的分身也获得了大好处。

这个分身,主修诸子百家,负责帮助陈光蕊积累才气,功德,让大唐天朝变得更加强盛。

如今的大唐天朝,进士,已经达到五百以上,翰林也有八人。

举人上万,童生早已达到了十万之数。

而从陈光蕊穿越,到现在,也是经历十年多了。

单单西行路,就已经走了七年多了。

西天大雷音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