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了上来。
换上新钻头后,继续开挖。没挖几分钟,钻头又坏了。
然后又得重复以上操作。
如此一来,挖掘的效率被降低了大半,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浪费在了捞钻头上。
那些捞上来的钻头,从样子上来看,基本都是受到强烈的冲击后被炸毁的,像是被炸药炸的一样。
炸药?地下怎么会有炸药存在?
为了探寻具体的原因,金莉丝紧急研发了小型机器人,专门用来侦察下面的情况。
它生产了不少的小型机器人,通过运输机,连夜空运到了公山平原的上空,然后空投了下来。
战争机器在拿到空投后,打开了空投,释放了其中的小型机器人,将它们放入了钻井之中。
一番侦察之后,金莉丝终于明白了到底是什么原因。
土层下面有炸药!就是这些炸药炸毁了钻头。
在“生物计划”总部之上的土层中,当初在建造的时候,就进行了层层防护,包括屏蔽电磁脉冲炸弹的,也包括防止挖掘的防护。
金莉丝能想到用钻头挖掘的方式,“生物计划”总部的建造者们自然也考虑到了,并进行了应对措施。
应对的方法,就是在土层中埋下密集的炸药。
当挖掘到一定深度时,就进入了炸药密布的区域。
几乎每隔几米,甚至不到一米,就会出现一块炸药。钻头钻到炸药后,炸药触发,引起爆炸,炸毁钻头,甚至能炸塌挖出来的通道。
埋了多少炸药,有没有安全的通道,几乎没人知道。
当初在埋炸药的时候,一共分为了三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工程师负责。
工程结束后,所有的图纸和记录都被销毁。三名负责的工程师都住在“生物计划”总部,因此金莉丝是无法得知安全通道的。
亦或者,根本就没有留下安全通道。
面对着不知深度,不知数量的炸药层,金莉丝的挖掘顿时受到了强大的阻力。
这么挖下去的话,总的挖掘时间起码得延长一倍。
在这种情况下,金莉丝将目光,再次放到了那处混凝土通道上。
既然从土层向下挖有炸药阻挡,困难重重,那就换一个位置,将那处混凝土通道挖通吧。
这样想着,在金莉丝的命令下,战争机器将其中一台钻井设备,转移到了那处混凝土通道中。
至于剩下的几处钻井设备,则继续留在原地,继续从土层向下挖。炸药多一些,那进度就慢一点吧,金莉丝是做了两手准备。
钻头来到通道后,面对着被混凝土填满的通道,开始向其中挖掘这条四千多米的通道。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挖掘的过程还比较顺利。虽然慢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