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铸九鼎刻九星

作者:良辰时代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坐上了天下共主的位置后,在其位,谋其政。

程深已经是二次当首领,一百多年的时间,业务流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他熟悉几天后就能轻松上手。

上任之后,九州各部落首领为了表达对大禹的尊重,都想着贡献些什么。

程深统计九州之内的各种物产矿产,他让九州贡献青铜。

于是几个月后,来自九州的青铜,便陆续运到了公山。程深将九州的青铜分开,每个州贡献的青铜分开堆放。

然后程深从九州之内招募工匠,将九州的青铜,分别打造成九尊青铜大鼎,就在这公山之下,铸造九鼎。

历经数月,九尊青铜大鼎铸造而成。各刻上天下九州的山川河流,采用对应州所贡献的青铜所铸,象征天下九州。

除此之外,程深亲自参与了铸鼎的过程,他在铸造的九鼎中,做了一些手脚。

有一种酒杯,杯中无水的时候,看上去和普通的酒杯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当杯中灌满了水,杯底的图案就会映射到水面,看了让人啧啧称奇。

程深在铸鼎的过程中,通过查询人类的知识库,找到了这种方法,并进行了一些变化。

他在九鼎中,让工匠暗刻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太阳,按照大小比例,依次刻在九鼎内部。

由于是按照比例刻画的,大的像是太阳,甚至能撑满整个大鼎底部,小的像是地球,不过是一个小点。

那些工匠自然不知道太阳和行星,他们只是按照程深的要求来做,程深让他们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甚至有的工序程深比他们还熟悉,还指导他们去做。

将太阳和太阳系八大行星刻在九鼎之中,正常情况下看不出有什么异常,但只要当九鼎中灌满水,刻在鼎内的图案,就会折射到水面,见到此情景的人无不啧啧称奇。

不止如此,每尊青铜大鼎,程深只让人在一半刻上山河地貌,另一半则刻上旁人看不懂的线条。

当九鼎按照太阳

居中,行星连珠的顺序依次排列成一条直线时,九尊大鼎的另一面,赫然呈现出如今世界大陆和海洋的相貌,就像是一副被摊开的世界地图。

部落文明未曾远洋航海,不知道世界地貌,至于太阳系几大行星,乃至于行星的大小,他们就更不知道了。

程深将这些加入九鼎后,部落众人除了对那奇异的景象惊讶不已外,并不能理解程深这么做的含义。

他们看不懂折射出来的大小圆圈所代表的含义,也看不懂大鼎一面刻着的杂乱线条,程深这么做,在这个时代,有种曲高和寡的意味。

但是程深对此无所谓,他所做的这些,本就不是给这个时代的部落看的,他要的,是让这些图案和线条,随着九尊大鼎,一直流传下去。

直到未来的某一天,文明发展到能看懂它们的时候,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