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将信送到了秦王手里。
密信的内容看完,秦王背后顿时冒出冷汗。
密信上说,齐王联合各战国,密谋瓜分秦国,苦于没有开战的借口。齐王出了个阴招,想要以王冠为理由,趁机向秦国宣战。
齐王在王冠上动了手脚。那个金匠学派,是齐王早就埋伏在秦国内的间谍,齐王命令他们,将部分金子换成同等重量的铁。
接下来便是齐王预想的剧本:
等到王冠送到齐国,在寿宴当天,齐王当着各国使者的面,劈开王冠,让各战国的使者都看到,秦国送来的金冠,里面居然掺了铁。
齐王体恤秦国,造金冠的金子都是齐王出的,没想到秦国如此贪得无厌,居然将金子换成铁,贪墨了齐王的金子,给齐王送来次品,以次充好。
如此蔑视齐国,这是在挑衅齐国!
面对如此一个贪得无厌、挑衅齐国的国家,齐王一声号召,讨伐秦国,各战国纷纷响应,七大战国联手,终于消灭了贪婪又狂妄的秦国,战国重新恢复了美好和平静。
看清楚了啊,这可不是齐国先动的手,齐国讲武德,不搞偷袭,是秦国蹬鼻子上脸,齐国迫不得已,才勉为其难瓜分秦国的。
看完了密信的内容,秦王终于意识到了,秦国掉进了齐国的陷阱中。
秦王连夜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将要运走的金冠紧急叫停,拉到了秦国王宫。
秦王和大臣们看着这个王冠,从表面上来看,王冠看不出任何异常,金光灿灿,奢华富贵。
叫人来称重,秦王当时给了金匠学派多重的金子,如今这王冠就有多重。
外观上没问题!
重量上没问题!
秦王让人把金匠学派找来,金匠学派十几人,一进入王宫朝堂,就大呼冤枉,说自己花了几个月时间,呕心沥血制造王冠,对秦王忠心耿耿,秦王不能这么对待忠臣啊。
金匠学派的嘴很严,打定了秦王找不出真相,一口咬定没有动手脚,用的是足量的金子。
如此一来,秦王和大臣们犯了难。
密信是不是真的?金匠学派有没有说谎?
其实要说方法也很简单,直接把王冠劈开,看看里面有没有掺铁不就行了,有没有说谎一目了然。
可问题就在于,齐王要做的王冠,极其复杂,需要十几位熟练工匠,花费几个月才能做好。
秦国不缺这点金子,但现在没时间,来不及了!
距离齐王大寿还有几个月,金冠送到齐国路途遥远,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真没时间重新造一个金冠。
秦王和大臣们没上帝视角,谁也不敢保证,密信上说的绝对没问题,谁也不敢保证,这批金匠是不是真没有说谎。
如果信中说的那个金匠学派,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