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驱赶首都平民百姓登上城墙,警戒放哨。
4,自灭满门。将软禁中的堂兄弟朱友谅、朱友能、朱友诲(皆朱全昱之子),以及亲弟弟朱友雍、朱友徽,全部诛杀。
此前,朱友能兵变,失败后遭软禁;其弟朱友诲为陕州镇国军节度使,朱友贞怕他也会造反,于是将他调回中央,将兄弟三人一起软禁控制。
朱友珪弑父、朱友贞杀朱友珪,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迷案,我们前文说过,疑点重重。朱友贞对他兄弟们的防范异常严密,后唐大军即将兵临城下时,朱友贞担心他们会借机夺权,于是将兄弟们全部诛杀。
朱温临死时,曾有过预言,说朱氏子嗣将被李存勖满门抄斩。他只说对了一半,是都死了,但不劳烦李存勖,他亲儿子朱友贞代劳。
朱友贞最后的挣扎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呼叫段凝、全民皆兵、消除内在隐患。
随后,朱友贞再次召集群臣,商量办法。
有人建议朱友贞逃往洛阳,然后召集天下兵马起兵勤王;有人建议朱友贞逃到黄河以北,投靠段凝的主力部队。
亲军统领(控鹤都指挥使)皇甫麟反对投靠段凝,说段凝本来就是废柴,靠着皇家对他的宠信才成为统帅的,在这存亡之际,指望他会临危不惧、随机应变、反败为胜?简直是笑话!而且,段凝听说王彦章失败,吓得肝胆俱裂,现在,谁敢保证他还忠于陛下?
皇甫麟一针见血。皇上危难之际投奔握有重兵的大将,其结果就是被大将出卖,这种故事将在不久的将来重现。
宰相郑珏灵机一动,献出计策:“我们派人携带传国玉玺,去后唐军营诈降。”
“然后呢?我们诈他什么?”
郑珏低头沉吟半天,然后抬起头,坚定而诚恳地说:“我也不知道。”
朝堂上,恐怖压抑的气氛终于被一阵忍俊不禁的笑声打破。
“你真是你爷爷的孙子!”
郑珏,也是名门望族出身,荥阳郑氏。唐朝一共有13位郑姓宰相,其中12位都是荥阳郑氏。例如前文提到过的郑从谠、郑昌图、郑畋、郑延昌、“歇后郑五”郑綮。郑珏就是郑綮的侄孙。
荥阳郑氏是门阀士族中的高级顶配——“五姓七族”之一。其他的分别是陇西李氏(李商隐,李巨川)、赵郡李氏(李德裕)、清河崔氏(崔胤)、博陵崔氏(崔远、崔沆)、范阳卢氏(卢携)、太原王氏(王溥)。
括号里的只是在本书前文出过镜或者历史知名人物,其宗族内显达人员绝不止于此,位列三公、登将相宰辅、成为驸马、皇后者比比皆是。他们是正儿八经的高门大姓,孤傲到甚至不屑与皇族通婚的地步,跟这几个家族比起来,李唐皇室就是渣。
自唐太宗以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开始想尽一切办法地削弱门阀士族的政治影响力,甚至以行政力量干预其婚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