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擢升

作者:混乱不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又数日,户部左侍郎杨启平的奏折回到了东京。

奏折之上将其抵达淮南之后进行的诸般赈灾事宜一一叙述,对于徐章和贺老太医的功绩也丝毫不侵占掩盖,如实记录在奏折之上。

还在奏折的后面附上了徐章所献的‘以工代赈’之法,并且简明扼要的将其解释了一番,并将他们在淮南如何实施此法列了个章程。

嘉佑帝看的连连点头,连连夸赞杨启平不愧是经年老吏,办起差事来雷厉风行,一点都不含糊,徐章虽然年轻,但能力也不错,短短一个多月的功夫,就帮着杨启平把灾民安置的井井有条。

可当嘉佑帝看到奏折后面附者的以工代赈之法时,眼睛直接都给瞪直了。

直直看了半晌,嘉佑帝这才自震惊之中回过神来。

嘴里喃喃念叨道:“以工代赈!”

·······

早朝,百官觐见之后,嘉佑帝便将杨启平从淮南送来的这份奏折,交由百官传阅。

一时之间,竟在朝堂之中引起不小的风波。

以工代赈之法虽然新颖,却也显得另类,难免引起一些因循守旧的官员们的反对,说是此法过于功利,不足以彰显朝廷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不足以体现官家对灾民们的殷切爱护之意。

当然了,朝廷之中自然不乏那种干实事,思想不似他们这般僵化的臣子,而且还是占了朝臣的绝大多数。

就连蔡韩两位大相公对于此法也给出了极大的赞誉,甚至还谏言官家将此法推行天下,录入朝廷法度之中,日后若是再起灾情,便依此法赈灾。

朝堂就像后宫,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吹散东风。

以工代赈之法得到了绝大多数朝臣的认同,又极受官家推崇,仅有几个顽固的老古板,虽持反对意见,却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

盛家,盛紘下朝归来,脱下官帽,一脸疲惫的瘫坐在靠背大椅之上,脑中思绪万千,今日在朝堂之上,接受到的信息量实在有些大。

不过盛紘在朝堂之上一直以来都只是个工具人,虽有了上朝的权利,可平日里却没什么当朝进言的机会。

不想今日在早朝之上,大殿之中,官家竟然亲自点了他名,还好好的赞誉了一番。

直到现在,盛紘还觉得有些晕乎乎的,好似身处云端梦境,不似真实世界。

“主君!”贴身长随冬荣凑了过来,小声在盛紘身侧说:“林栖阁的夏娘子亲自过来了,说是林小娘在林栖阁备好了酒菜,等主君过去一道用呢!”

冬荣脸上带着笑意,方才夏娘子叫他传话之时,趁人不注意悄悄塞给他几两碎银,而且只是传个话,又不是旁的什么。

再说了,盛紘平日里在家的大多数时间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