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1锅碗瓢盆、锄头犁头都想往苏联卖

作者:葫芦村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丰麻纺厂不仅没有得到更多订单,整个车间生产反而一直都是不饱和。

刘春来的态度很明确,只要确保扣除承包费、各种成本,不亏损就行。

现在关系很僵。

他巴不得长丰厂收回去。

可长丰厂却提都没提。

其他的生产车间,效益也开始变得差了。

一旦刘春来不再承包,整个车间几百号人的工资,就够长丰厂领导们头痛的。

何况还有那些退休干部职工的退休金、医药补助啥的。

“他们要组织货物,我也没法阻止。那边属于纺织工业局,这一次,纺织工业局跟轻工局合作,也准备了比较多的货物……”刘志强见刘春来不说话,解释着。

对这事情,刘志强本来就不高兴。

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山城轻工局组织货源,连带着纺织工业局等其他部门也跟着进来了。

山城轻工局这边组织的货物多了,蓬县那边的就没有多大的竞争力。

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业务。

可这又是刘春来同意的。

刘春来看着他,笑了。

“你觉得,苏联需要纺织原材料吗?如果需要,会这么大规模进口服装?会这么大规模向国内提供纺织机械?如果有很大市场,我难道会不让临江厂组织货源?”

刘春来一连串的话,让刘志强愣了。

难道苏联不需要这些原材料?

要是这样,刘春来就是挖了一个大坑给长丰厂。

现在,长丰厂可是在加大生产力度,全力开工。

“国内之所以能大量出口服装到苏联,就因为国内生产成本低廉,无论原材料还是人工。苏联人工费比国内贵,工厂也不像国内24小时倒班生产,更没有采用计件制……”

刘春来很了解苏联的情况。

不管山城轻工局组织什么货物,刘春来都不反对,反正刘春来在这事情上不会亏。

只有好处。

货物越多越好。

到后面,换飞机,就更容易筹集货物。

还不用提前给钱。

跟山城轻工局合作这么多年,欠几千万的账,还是没问题的。

这些事情,刘春来也没法跟刘志强讲。

毕竟搞飞机这事情,现在才刚开始,八字还没一撇。

至于蓬县和果市政府内的工厂,短期内要组织那么大的货物量,根本就不是太可能。

“你不跟他们一起过去?”

刘志强很疑惑,刘春来为什么不跟许志强等人一起。

刘春来自然不会和许志强等一帮领导出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