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448万台彩电换1条“落后”面包车生产线

作者:葫芦村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可以一起研究开发,至于市场竞争,那就各凭能力了。

下午,两点不到,谈判再一次开始。

苏联人经过磋商,也知道中方不愿意加价。

但是也知道那不是底价。

为了表达诚意,快速达成协议,在宋瑶坚持的情况下,不断地主动降价。

一直降到6万台彩电换全套的汽车生产技术跟相关设备。

宋瑶见苏联人不再降价,也得到了刘春来的示意。

开始一千台一千台地往上加。

一千台彩电,在国内,价值那也是上百万。

不少了。

气得苏联人当即拍着桌子,不谈了。

准备约晚上喝酒。

刚出口,就想到宋瑶是对方的谈判代表,也想起了上一次宋瑶跟他们喝酒时候,展现出来的那恐怖酒量。

顿时沉默了。

“诸位,咱们确实应该一起喝喝酒,加深了解。”

刘春来出面,笑呵呵地对苏联人说道。

酒,那是必须喝的。

至于怎么喝。

也是有讲究的。

苏联人明知道宋瑶喝酒厉害,而且吃了亏,上了当。

自然不会再如同跟别的谈判对手一起的时候,疯狂灌酒。

晚上喝酒的时候,苏联人很老实。

中方说怎么喝,就怎么喝。

绝对不瞎搞。

中方为了合作,也没有让宋瑶直接出面灌他们。

一场酒,并没喝得太厉害。

却喝得双方都很开心。

第二天谈判继续。

苏联人主动做出了让步。

“你们给的价格,确实太低了。咱们那可是技术,还有部分生产设备,造价也是不低的……而且你们生产后,会对我们国内的业务造成不小的影响。”

谈判桌上,季米诺夫满脸无奈。

“按照你们昨天给出的46000台彩电,我们连成本都无法收回来。”

苏联人很闹心啊。

这价格,距离预期,差太多。

“季米诺夫同志,帐可不能这样算,技术放在那里,只是废纸一堆。即使我们不得到,也不会产生新的利润。而我们投入生产后,相关单位可以提供核心零部件,能赚取不少利润,更重要的是能保证开工率……”

刘春来开口了。

宋瑶对这些并不是很了解。

汽车生产、苏联国内的生产现状等,都是谈判中可以逼着对方让步的筹码。

宋瑶能力再强,不知道情报,也很难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达成合作协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