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9刘支书很无奈我真的是想去包苏联土地种粮种菜不是去搞坦克的

作者:葫芦村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没问题,就做前期准备工作。”

刘福旺就把去农大的情况说了。

育种基地不仅是为了种粮食。

也是一个有着很大利润的产业。

去蓉城前,刘春来就跟老头子沟通过。

充分介绍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有贺炎钧的介绍,加上保证充分的经费供应。

事情自然好办。

这年头,国家给的经费很少。

别说大学,就连各个重点科研院所,经费都不多。

随时都在上演科研院所的领导干部跟核心技术骨干扛着铺盖卷儿去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办公室外面要经费的事情。

农大经费更少。

在大队搞育种基地,研究经费都由大队出。

农大自然不会放弃机会。

“你说了,咱们需要的不只是粮食种子,尤其是蔬菜种子吧?”

刘春来问道。

“说了,不过他们更在意水稻种子。丘陵地带育种,目前没有专门的研究组,他们也准备搞这样的课题。”

刘福旺说道。

“你承诺每年多少经费?”

“前期阶段每年最多十多、二十万。”

刘春来一听,还行。

老头子没有比着自己搞电子项目那样,动不动就几百万地给。

大队的财政,根本支撑不起。

一、二十万不多。

也不会让自己掏腰包补贴。

而且很快就能把投资搞回来。

“那这事情还是你负责,按照他们的要求弄。即使不适合水稻育种,蔬菜育种,也得搞。那个才是关键。”

刘春来提醒老头。

要想保持跟农大的合作。

必须在这边有研究中心。

“搞什么蔬菜种子研究?咱们现在的种子难道差了?浪费钱呢!”

刘福旺可不想在蔬菜种子上投入。

农村里种菜,都是自己留种子。

几千年都这样过来的,早就有了丰富的经验。

大队现在种植的各种蔬菜,不都是自己育种的么?

“爹,咱们不能只顾眼前。不管是粮食,还是蔬菜,必须要培养优质高产及防病虫害的。哪怕他们培育的种子能提升10%的产量,每年也会多很大的收益。”

刘春来劝着老头。

老头舍不得在这上面花钱,他能理解。

刘福旺跟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也明白优质种子对产量提升有着莫大关系,病虫害等都有很好抗性。

大队的蔬菜种子,同样经过经验丰富的老农进行筛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