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在七月八号到七月二十三号,还顺带搜索了许多关于游玩孜珠寺的攻略,决定到时候自己开车前往,七月五号出发。
趁着春夏之际,百花争艳,其间刘惊南陪他老婆又去了几次花神庙,却再也没见到那个卖郭瓦花的花农,宛如人间蒸发了一般。
问起两侧的摊主,他们都摇头说不知道,花神庙会结束那天后就再没来过,倒是在此摆了不少天,就是连名字都不知道。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七月,七月的南京有些闷热,街边的法国梧桐更是在空中联手将人们裹在其中焖蒸,出门不到半小时,身上的衣衫就全被汗水打湿了,贴在身上让人难受。
刘惊南习惯了独自一人旅行,他老婆偶尔来了兴趣,会和他一起出去转转,但更多的时候,都是他孤身一人。
一个人开车,中途休息的时间要长一些,但三天完全足够了。
刘惊南走的沪蓉高速,先到成都休息了一晚,接着过京昆高速、雅叶高速,最后走317国道抵达昌都市丁青县。
从丁青县城一直到孜珠山脚下都十分平坦,进了山,路逐渐变得崎岖险峻,弯弯绕绕的山路晃得人头晕,等到重新出现直路的时候,从地下伸出来的五指山骤然出现在眼前。
孜珠寺就建在前方这高可触天的五指山上,中间有座空洞的山峰,便是刘惊南在书签上所见的那座,俗称天门。
数不胜数的朝圣者长途跋涉,前往这座雪域圣寺,光是进山的路上他就见到了许多三步一拜的朝圣者,而从眼前一直延伸到寺庙的广袤大地上,朝圣者更是多如牛毛,还有成千上万的帐篷已经支了起来,里面不知又有多少早就抵达的朝圣者,不敢想象他们是何时动身前来的。
孜珠山海拔4800米,天上的云看起很低,几乎与孜珠寺齐高,在空中千变万化,光影也随之变化莫测,而孜珠寺则傲然屹立,巍然不动。
这地方不仅人多,帐篷多,车也多,刘惊南的车在距孜珠寺很远的地方便开不上去了,四周已经停满了车辆,留出主路供朝圣者步行前往。
孜珠神舞明天才开始,刘惊南进到寺庙之中,打算今天先到处转转,了解一下这座寺庙,虽然在网上已经看过不少,但终究百闻不如一见,实地造访的真实感和沧桑感是网上或是书上所没有的。
孜珠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苯教中最古老、最重要、海拔最高的寺庙之一,站在高处可以俯视周边的巍巍群山,和泰山的感觉有几分相似,与之不同的是山体上的植被,没有太过高大的植物,几乎全是被花草乱石所覆盖,其上的生灵一览无遗,加之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给人一种万物聚灵,苍远辽阔的感觉。
刘惊南漫无目的地在寺庙中转悠,遇到的每个建筑,不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看得颇为细致,哪怕是用来展览的经书、佛珠、舍利等,他都要观摩好久。
在一座大殿内,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