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收割之季,也是反应朝官们你吹我捧的时节,更是到了表彰之时。
可是这些地方官吏也好,还是朝官也罢。
只要听说哪地大丰收之后,就会大肆的渲染,给自己揽上一点功绩,好往上爬。
对于这样的情况,从古至今都如此。
哪怕到了现代,也是如此。
新国建立之初,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之际。
全国刮起了***、以及浮夸之风。
浮夸风先不表,此事想来老一辈的人最是清楚不过。
甚至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也都在上小学之时学过一篇课文,名作《一分试验田》。
......
一大清早。
老夫人就带着所有儿子媳妇,从长安赶到了李庄。
“叔父,今年的开镰祭祠还是由叔父来吧。”老夫人看向站在近前的李渊,小心的说道。
李渊看了看老夫人,笑了笑道:“也好,那就由我来吧。正好我也想感受一下丰收的喜悦,与民同乐,与民同乐,哈哈哈哈。”
爆竹声声,大公鸡在乔苏的一刀之下,为李庄丰收祭祠之礼献上生命。
随着祭祠结束后,李渊手拿镰刀,下到田地之中,割了一把黍禾。
紧随其后的,就是在老夫人的带领之下,众人也开始加入其中。
随着李渊开镰之始,庄稼收割也算是正式开启了。
太阳正烈。
不过秋时的太阳,比起夏时的太阳,要温和的太多太多了。
哪怕显得有些热,李渊也好,还是老夫人他们也罢,更或者李庄的这些佃户等等。
皆是高兴过望的看着眼前一片片如黄金一般的庄稼,心里要有多美就有多美。
李庄这边在收割,元庄那边也同样开始收割。
李渊割了一刻来钟后,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直起腰来,叹声道:“老了,不中用了。这才一时半会就累得不行,这要是放在以前,估计我是动不了了。”
“叔父,你还不老呢。只要叔公安心将养,长命百岁也是不在话下的。”老夫人见李渊罢了手,也随放下手中的黍禾宽慰一声。
李渊笑了笑,走近田埂,直接一屁股坐下,“青荷,你也别忙活了,这活计累人,你身子骨还不如我,停一停手,好生歇着吧。”
“叔父,我这是高兴。你看这些庄稼,比起去年又是好上不少。要是与往年一比啊,我都快不认识这里是不是李庄了。”老夫人走近李渊,傍于一旁,指着眼前的这一片片的庄稼,欣喜不已。
是啊。
庄稼又一次丰收了。
而且比起去年来,还要好上不少。
李渊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