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闽东海商一更4K求收藏求推荐票

作者:鱼窝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南阳王上疏开台之事,最关注的莫过于他们这些闽商。朝中那些大臣嘲笑南阳王口出狂言,开台后能为朝廷一年输送白银百万两。

开台确实做不到年入百万两白银,可能还要贴钱。但是开港,只要打通航路,有朝廷在背后支持,苦心经营几年,一年一百万两白银入账也不是不可能。

提及开港和海贸,这些靠海为生的闽商立马来了精神,向朱琳泽诉苦。

他们现在虽然也做海贸,但由于要缴纳引税、水饷、陆饷、以及郑家的“买旗钱”。能赚到钱并不多,运气不好碰上市场行情大跌,利润屈指可数,再倒霉点遇上海盗则是血本无归。

就算是缴纳引税、水饷、陆饷、以及郑家的“买旗钱”都交了,他们也不能和佛郎机人、红毛鬼、倭人直接交易,而是要通过郑芝龙之手交易,郑芝龙在他们之间充当中间商的角色收取中介费。

所谓的引税,就是民间出海贸易的船只,必须由政府核准后颁发“船引”,方能凭船引出海。到东西洋的大船每张船引抽取六两的引税,到台湾鸡笼和淡水的小船抽取二两的引税。

水饷则是对出口的货物征收的商税,根据船只的大小,也就是船能载多少货收税。

具体税则为:西洋船面阔一丈六尺以上,每船征收白银五两,面阔每增加一尺加银五钱。东洋船因为比西洋船稍小,征收水饷为西洋船的十分之七。鸡笼、淡水船更小,船面每阔一尺,征收水饷银五钱。

陆饷则是对进口货物征收的商税,由铺商负责缴纳。情况比较复杂,要根据具体进口货物的价值进行征税收。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加增饷,这玩意儿比较特殊,因为和西班牙人交易,返回时船上载的不是其他货物而是西班牙人从美洲运过来白银,每船需要缴纳白银一百二十两。

这些是正常的税,如果只要交这些税,就算郑芝龙当中间商赚差价,以海贸巨大的利率,他们这些海商还有的赚。

最后一种要交的钱不能称之为税,压根就不是交给政府的,而是要交给郑芝龙买郑家旗的“买旗钱”。

这是郑芝龙跟荷兰人学的,每条大船每年要交三千两的买旗钱。不买郑家旗的话也行,你若出海你的船百分之百会被“海盗”抢,说是海盗其实也就是郑芝龙的私人海军。

而且这郑家旗每年一换,还是绝版的。假如你今年不买,想拿去年的郑家旗凑数也会被抢。

此时的郑氏集团正值鼎盛时期,他们的船队横行于东洋、南洋,俨然东洋和南洋的海上警察。

听完这几个闽商的倾诉,朱琳泽将这些事情暗暗记在心里。他也不得不佩服郑芝龙的生意头脑,一面破旗卖三千两,可真会做生意。

“若是竹堑开港,那这引饷、水饷、陆饷如何缴纳?王爷是不是也收买旗钱呢?能否不从月港出海,直接从福宁州、福州出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