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信臣外放初至大明的震撼

作者:样样稀松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心里就有底了。你们怕是还不知以后如何,就别跟我争抢了。”

达尔罕赶忙表示感谢,也不太过客气。

“这饭菜虽说做得一般,可比在辽东,还有草原强多了。”中年人又点了两个菜,要了壶酒,和达尔罕边喝边聊。

“那是,那是。”达尔罕别的不太觉得,只是这酒比马市上便宜多了,在草原上更是难得喝到。

布木布泰暗自腹诽,一盘菜嘛,就几块肉,全是菜,哪有草原上吃肉那么大方。

海兰珠却吃得挺有滋味,草原上果蔬极多,采摘的也都是野菜,做出来的味道也没有这里的好吃。

“到了京城,那酒楼的菜肴就更美味了。”中年人的动作停了下来,似乎在回味,随后苦笑一声,“十几年了,没想到还能回到故土,见到亲人……”

到了大明的京城,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父亲母亲和兄长?是和亲人一起死,还是会有别的转机?那个努克,或许能帮上点忙吧?

海兰珠也停了下来,想到的却是另外的事情。

…………………

这就是大明,疆域万里,子民亿兆,那个繁华得,繁华得……

努克刚刚进入巍然矗立的京城,那高大的城墙,宽敞的城门,来往的行人,平整的马路……让他贫乏的词汇找不到合适的形容。

用力咽了口唾沫,他觉得不能太失态,好歹是扎鲁特部首领的儿子,是未来扎鲁特部的首领,还是大明皇帝发出的邀请,自己是客人呢!

虽然自我安慰使他的心情好了那么一点,可眼花缭乱的感觉还在,说不上自惭形秽,也感受到了些许的自卑。

看看人家穿的,棉布、丝绸啊,草原上的贵族才有的;看看人家住的……

明代经济的一个特色便是城镇经济的繁荣,比如运河沿线,由于往来商船不断,周边城市如济宁、淮安、扬州等都非常发达繁华。

明朝刚刚建国时,作为昔日元大都的北京城,只有一万四千多户人口。发展到一百多年后的明朝弘治年间,北京城已经是“生齿日繁,物货盆满”。

此时,传统的城区已容纳不下人口,只能陆续向外扩充,即所谓的“外城”。

从此以后,“外城”一直是京城外来商民的聚居区,大量的商业店面也雨后春笋。

嘉靖年间明王朝调查时,北京的常住人口就已有了百万以上,天启年间更是了突破一百二十万。

光是人口密度,确实足以震撼草原那个地广人稀地方的来客。

“冰花露,宫廷秘方冰花露喽!”

“水果刨冰,皇家秘制喽!”

“冰棍,冰棍,皇家冷饮厂特制!”

小贩高声叫卖着,旁边就摆着一碗冰块,不时拿在手里摇晃,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