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席。
紧接着,比上一幕还要苍老的父亲,蹒跚着走上了台前,站到了镜框后面。
对着虚无的镜子,父亲瞪大了眼睛。
他的表情从疑惑,再到惶恐,再到愤怒。
看到这个设置,后排的孙国威狠狠的挥了挥拳头。
这个舞台表现简直绝了!
演员对着观众演照镜子,道具镜框面向观众席,就仿佛所有的观众都在照镜子。
一句台词没有。
可那种陌生,那种疏离,那种镜子里不是自己的恐惧,却通过李世信目光的焦距,以及脸上每一块肌肉都在抖动的微表情,针一样的扎进了观众的心里!
垮嚓!
随着音响的配合,父亲砸碎了“镜子”。
此时,已经步入中年的女儿女婿登场,搀扶起了父亲。
“你父亲的老年痴呆已经很严重,以后他的生活不太可能自理了,你们最好是抽个人专门照顾,谨防走失,受刺激……”
听着医生医嘱的画外音,女儿面露悲怆。
可整出戏的矛盾高潮,也开始出现!
女儿辞去工作,在家陪伴父亲,女婿独立支撑两个家庭。
久病床前无孝子,失去了一个经济来源,家里多出了一个累赘,女婿的态度渐渐恶劣。被丈夫的情绪所影响,性格平和的女儿也逐渐暴躁。
对待父亲,不再像以前那般尊敬呵护。
终于,在女儿的疏忽下,已经严重失忆的父亲,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走失了。
全家人慌乱,在舞台上奔波寻找。
而父亲,则是痴痴傻傻的,在和第一幕一样的一个风雨夜里,走到了已经荒置的学校之前,缓缓的蹲坐在了破败的学校门口。
不知经过了多久,女儿终于在好心人提供的信息下,找到了父亲。
“爸!您跑到这儿来干什么呀?!”
“我……”父亲茫然的抬起头,“小小,爸爸来接你放学啊。”
舞台上,女儿愣住。
顷刻之间泪流满面。
“爸!我初中毕业二十多年啦!”
此时,画外音响起。
第一幕里,壮年父亲接女儿放学时的对话,随着雷雨声浮现。
“爸爸,以后只要打雷下雨,你可得过来接我放学,不然我怕!”
“好,好,爸爸记下了。”
“你可不能忘!不管工作多忙,你都要过来接我。”
“嗯,放心吧。爸爸...忘不了。”
第一幕中的台词跨越了二十多年阶段,出现在最后一幕。
整出戏,在这个场景,在这一刻,彻底奔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