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做贡献,广大农村大有作为。
李国强就比自己大一两岁,但他却似自己父母一般成熟睿智,难道他天生就是一个做老大的料?
经过协调,新小学所有的手续都办妥,李国强便按照规划预算打了十三万过去。
这十三万,建一栋一千五百平方的教学办公楼,其中十口标准教室,一个校长室,一个教师办公室,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
还有一个标准操场。
教育局和乡里的意见,这个工程就由超英集团的二建来做,被李国强坚决回绝了,钱花出去了,就不能让人诟病。
这一点柴成安非常赞同,好事就要做好,不能拖个小尾巴,不干不净。
关于改名国强小学的事,李国强也坚决不同意,钱是捐出去的,自己不想从中捞任何好处,包括用自己名字来命名学校。
后来赵恺亲自找到了李国强,说这改名的事已经报到安淮那边,市教育局已经发了文,这事已经定局了。
这么一说,李国强便不再坚持,木已成舟,非得让人家改回去,便是刁难了。
但有一点,学校是特殊单位,这建筑质量那可是在过得硬的,李国强跟赵恺提起这事,“赵局长,这事本不当我说,但我是桃源人,又是捐赠人,这建筑质量可得好好抓,必须过关,否则将来哪一天出了事,我李国强便是第一在罪人。”
“这个你放心,我们基建科副科长蹲点,什么时候建成,他什么时候返回局里。”
李国强这也就放心了,毕竟教育上肯定会把质量当作头等大事,不会马虎的。
这个事情对于李国强来说,已经是告一段落了,最多等学校落成之时会请自己过来参加剪彩活动。
现在有了柴成安,又有钱玄,两位大总管在,李国强轻松多了。
文通电子元件厂那边,朱远方和郭军两位分厂厂长特别卖力,工作上也是可圈可点,一切都正常了。
李国强考虑一年到期就不再续约,让县里重新任命新厂长。
带上路,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
周日,李国强让牛得水开车,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合肥科大看望了刘水平一趟。
看到一家人来看自己,刘水平乐开了花,一手搀着妹妹,一手拉着弟弟,三个人有说不完的话。
虽说刘水平已经是大学生,但他才十三四岁,实实在在一个娃。
“刘娃,在校还过得惯吧?”
“爸,我叫刘水平。”他朝李国强做了一个鬼脸。
“对对对,现在是大学生了,名字叫刘水平,刘水平大学生。”李国强轻轻拍了拍他的头。
“爸,我跟您开玩笑的,其实呢,我还是喜欢你叫我刘娃。”
“那是,我也喜欢你叫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