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水土不服

作者:琅琊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西两片,东片土壤适合种植药材,西片靠山这部分,土壤适合种植水果。

李国强组织了一次村两委、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会议,把杜远征这个规划拿出来讨论。

让李国强没有料到的是,除了村支书童庆云、杜远征和他自己以外,没有一个干部态度积极,一个个不吭声,其实就是反对了。

童庆云一看,这不是好事嘛,带领大家走优质发展道路,大幅提高经济收入,怎么这些村干部反倒不乐意了呢?

“哎,我说大家是怎么回事啊?杜副乡长辛辛苦苦用了两三个月调研的结果,给我们村指明了发展方向,明明是一条金光大道,我怎么看你们都不乐意呢?”童庆云问道。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没有人说话。

李国强笑着说:“不管有什么意见什么想法,总得说出来嘛,今天就是碰头会,就是要听听大家怎么说。”

后排站起一个大汉,“杜副乡长,您为我们村做的这个农业发展规划不是不好,只是大家心里都没底,要是失败了,不仅收不了水果药材,就连正常的庄稼也没了。”

开始有人附和。

“是啊,我们祖祖辈辈都这样种地的,种个小麦水稻,收成稳定,虽然发不了财,但心里踏实啊。”

“发财哪个不想?只是这些东西我们都没弄过,一点儿经验也没有,弄不好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前几年复兴乡大搞银杏树,当初说得天花乱坠,可最后怎么样?一点儿收益都没有,大伙气得把树木都砍了当柴烧,可以说是血本无归。”

“对对对,这个教训很深刻,我家在那儿有亲戚,耽误了几年的收成,一个个气得牙痒,去乡里讨过说法,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吃亏的还是群众。”

你一言,我一语,都是些没信心话。

李国强听了有点儿着急,但他能理解大家的心情。

农民,就靠那几亩地生活,发展好了,皆大欢喜,要是败了,自己就是罪魁祸首。

这儿的村民几乎没有人出过远门,甚至大多数人连县城在哪儿都不晓得,小农思想深厚,不敢跨大步子。

当初办养鸡场,那也是因为有自己这个先行者,让他们亲眼看到了甜头,后来自己以全力帮助,村里群众才逐渐行动了起来。

现在你让他们把土地这个命根子拿出来搏一把,一个个还是没胆量,他们的思想深处,还是输不起。

“各位,要想富,就得走险招,如果这事都是十拿九稳的,谁不会弄?还要等着我们来搞?对不对?”李国强说。

“村长,说句不好听的话,从你办养鸡场开始,我们村里只有你一个人赔得起,其他人还真没这个出息。”有人说。

“也不能这么说,现在大家的养鸡场不是都办得不错嘛,当初你们大家肯定也有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