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准备并村

作者:琅琊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就是你的这番话,有了你的支持,我们就有了底气,青莲乡小城镇建设就有了希望。”

“童书记,我是青莲乡人嘛,当然要为家乡做贡献,理所当然。”

“理所当然谈不上,这是格局问题,也是风格问题。现在我们乡里在外面有钱的老板也有几个,我们已经都接触过了,没有一个回音,他们都不感兴趣。我们也知道,投资农村,效益少,见效慢,投入产出比例低,现在你表态大力支持,胸襟是不一般的宽广啊。”

“谈不上,我只是觉得把家乡建设好,让家乡的群众都过上好日子,肯定是一件好事嘛。”

“县里已经原则同意我们乡建立工业集中区了,我们乡里的意见,就叫国强工业集中区,希望你没有意见。”

“这个不好吧,就叫青莲乡工业集中区,童书记你放心,我会带着进驻,多办几家企业。”

“那好,我们尊重你的意见。工业集中区就从你们总部那边向西,三公里方圆。”

李国强一听,作为乡镇,工业集中区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可青莲乡一干就是方圆三公里大,大手笔。

看来县里这次的支持力度很大,估计也会有配套措施。

“还有一个事情,桃源村现在新农业经济发展红红火火,已经成规模见效益,村民们积极性也空前高涨,隔壁一心村、南季村干群都很羡慕,他们到乡里跑过多次,要求跟你们联营。”

“联营?”

“我们乡里意见,干脆把三个村合并。”

李国强倒是听过这种消息,乡里早就有竟把三个村合并,实际上就是要让李国强发挥影响,把村里做大做强。

一个村是发展,两个村三个村也是发展,只会多付出点精力而已。

再说了,村子大了,也可以用集团规模方式发展,搞大农业,可以大幅提高产出。

“童书记,我个人没有意见,具体事宜还要乡里和我们三个村坐下来好好议一议。”

“只要你同意,基本就不要议了,合并就是合并,取消一心村、南季村的建制,重组村干部即可。”

“乡里还是要慎重一些,好事要办好,不能出现矛盾。”

“那是一定。”

科技大已经放假十多天了,刘水平被教授留下来参与一个重要课题研讨,一直到腊月二十八才回来,李秀芳和李志刚欢天喜地的,缠在他身边,问这问那的。

虽然已经改名三年了,可家里还是习惯叫他刘娃。

刘水平已经被科技大列为重点培养人才,奖学金很丰厚,已经两年没从家里拿过一分钱了,李国强不放心,每次去看他,总要给钱,刘水平说,奖学金根本用不完,再说了,自己很少用钱,不需要。

这次回来,刘水平说,他已经提前进入了硕士研究生阶段,现在跟着导师主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