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孔子著书

作者:灌水小白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若是能够恢复上古之礼,各守己道,则天下再无纷争,百姓安居乐业。

杨拓虽不觉得“礼”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也不会阻止。礼于人族的教化,还是利大于弊。

孔子与一众弟子在书院之中,耗费数年时间,先后修订了《诗》《书》《礼》《乐》,然而孔子唯独重礼。

这一次长时间的修订,也将孔子的思想打磨成熟。欲施仁,先学礼。

孔子等人,著成四书之后,不由大为高兴。孔子忙将四部书简,呈于杨拓,请他一观。

杨拓看着眼前的四部经典,心中也是感慨万千。这些书简都是人族的瑰宝,代表着人族文化的传承。

他就算未曾观测人道长河,也知道此四书一成,人族的气运必定又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杨拓仔细摸索着手中的竹简,他也是第一次完整的阅览这四部经典。

在后世之时,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经典能够流传下来的,都早已不全。

孔子虽著四书,却没有丝毫停歇之意。这一日,孔子问杨拓道:“天有春夏秋冬,人有旦夕祸福。”

“先贤学贯古今,可识得易?吾闻上古圣贤有易道传下,可以测算吉凶,趋吉避害!”

杨拓闻言,不由得一愣,他虽知孔子著有《易传》,却不知道他怎么会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

于是问孔子道:“汝为何会有此问?”

孔子答道:“吾也常读周易,然而其经文深奥简古,阅读起来十分困难,我若能著成一书,将其注解,对我人族必定大有助益。”

杨拓闻言点点头,说道:“汝之想法十分不错!我确实通晓易道,我学道之初,就跟随友人,学习了先天易,连山易,归藏易。”

“后又得文王传授周易,自此易道才算入了门。不过易道博大精深,易学难精。”

“后又得伏羲、神农、轩辕三位圣皇指点,方才有所成就。最后,经过百余年苦修,方才融会贯通。”

孔子听闻杨拓的易道乃是得传自三皇与文王,心中更是欣喜。盖因这几人,已是易道之大成者。

尤其是天皇伏羲陛下,他创造的先天八卦,乃是一切易道之根基。

若失先天八卦,余者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梦幻泡影一般,触之即破。

孔子郑重行礼,道:“还请先贤不吝赐教!”

杨拓也不推迟,就将先天易、连山易、归藏易与文王周易,仔细传授。

天下间有一种功德,乃是教化之德。孔子成道在即,杨拓助其成道,也可以分润一些功德气运。

此事也不是损人利己,而是相辅相成。孔子虽得了传授,但是这易道不比诗书礼乐。

易道已经触及了真正的大道,就算是孔子,也不是短时间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