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天崩地裂

作者:下洋花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然后,副主任医师自己开始心肺复苏术,接着是除颤和注射。

接着他点了:“5%葡萄糖,250毫克利多卡因。”

标准的救援行动,紧张而有序,在几分钟内把病人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王刚盯着护士的脚步,听着医生的嘱咐。他不是紧张,而是兴奋。

他对5%的葡萄糖、250毫克的利多卡因、标准剂量的输液袋和标准的抢救程序感到兴奋。

最重要的是,病人的即时反馈,这种确定性是令人着迷的。

在其他行业,是非之间的界限很模糊,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很多后续的变化,才会显示出对错。

在医院里,这种模糊的界限仍然存在,但是非常薄。

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对他们的决定的反应速度是医生无法达到的。

从稳定的心电图到混乱的心律不齐,从血压飙升到正常的指数,它可能只有一两秒。

就像蒋天凯刚才回答的问题一样,那是最简单的问题,任何一个医学生都应该能回答出来,区别是,做错了题扣分,练习错了扣寿命。

“为什么是利多卡因?”蒋天凯看着病人苏醒过来,然后继续问。

“因为利多卡因有很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他一边说,一边在嘈杂的环境中观察医生、护士和病人。

“还有什么?”

王刚回忆了背书的内容:“抗菌活性,护脑。”

蒋天凯摇了摇头:“在这次抢救中,使用利多卡因,还要考虑它能防止炎症反应。有研究表明,利多卡因可以在手术中有效减少住院时间。你平时读文学吗?”

“很少,”王先生实话实说。

医学生甚至不能阅读,所以他们没有时间阅读文学作品。

“回去后,我每天至少看两份报纸。”蒋天凯一看带着老师,就开始布置任务。

“好”。王刚同意下来。

急诊室总是忙得不可开交。

蒋天凯拉着王刚,却像两个外人一样,只是看着,说着,像两只的大角狗挑着评语。

还有其他小医生也想听听,却跟不上几分钟,忙着把工作往后拉。

这样过了两个多小时,王刚的脑子开始发胀,他开始考虑是否要服用能量药水。

“急救室准备好了,坠机的受害者。五分钟。”接电话的护士放下电话,大声喊道。

“跟我到车上去。”蒋天凯此时精神抖擞,甩开膀子,一马当先。

刚出现疲劳感的王刚,立刻平静下来,迅速跟着霍军。

其实他也曾治疗过一起车祸病人,但是,进入车祸病人的处置室,和进入车祸病人的急诊室,有多大的区别……五分钟后,我们就知道了。“让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