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脑袋,恐怕都不够砍的!又哪能不紧张呢。
随后,在其安排下,宣王暂时住到了武陵驿馆,并由冯进负责,重兵布防。
冯进之前是军中将领,被调到武陵后,现任武卫府长官,兼领武陵郡尉。
秦国许多地方武官,大多都是这个样子,像县级武卫府,其部长官一般也都兼领县尉。
这是秦国独有的官员体系,郡尉当然是没有郡守大的,以秦官治,上面也说的很清楚:
郡守治政,郡丞佐之,郡尉典兵。
这是一个相对完善的地方文武体系。
在安排好这些后,杨佑林也找到了冯进,还有些不放心的问道:“防务都没有问题吧?”
“杨大人放心。”冯进说道:“就驿馆现在的防务,除非有数千精锐刺客同时杀到。”
听到这话,杨佑林放下心来。
冯进又道:“不过这宣慧王,我以前就见过。”
“哦?”杨佑林一挑眉,这话已表明宣王身份再无疑问了。
冯进接着道:“以前跟随大王,参与灭炎之战,有幸见过宣慧王,那时候,就连大王,也得惧让她三分呢。”
杨佑林点了点头,随即感叹道:“若宣君在武陵出事,你我二人,恐怕都吃不了兜着走啊……”
又过一日,宣国王宫卫队抵达武陵,一番休整后,宣王再次起行,杨佑林自然亲自相送,看着队伍离开,他悬着的一颗心也落了下来。
这一路上再无任何波折,队伍行至山峪关后,早已接到命令的王霖亦是派出大批精锐部队,护送宣王回国。
之前,三国刺客皆未成功,列王已知再无机会,所以这后面也没发生什么危险。
数日后,渝州。
既要回都,宣王自然会顺道巡视一下大河渠工事。
眼下工事还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民夫的征召数量也越来越多。
不过在巡视开凿最新地段的时候,大河渠边,却正在修一间龙王庙。
似乎是看出了宣王的疑惑,随行跟着的韩举连忙解释道:“大王,此为高人指点,意在大河渠能顺利完工,祈求风调雨顺。”
对此,宣王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略微好奇道:“高人?”
“是的,此人精通玄学,云游路过,有此指点,微臣以为,不管其言是否可信,但立一间庙,也是举手之事,亦能给民夫和附近百姓们一个心理安慰。”韩举道。
“恩。”宣王点点头,并未就此多说,而是又问道:“那人现在何处?”
“大王要见?微臣这就去请。”韩举聪明的说道。
半个时辰后。
一名五十多岁的男子匆匆赶来,他一身普通的衣物,木簪束发,算不上仙风道骨,不过面无皱纹,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