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用不确定来表达确定

作者:陈鱼落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比不上他嘛。

他可以在实验室创造0号,自己或许也可以。

哪怕创造出一个只有10%能力的0号,也是巨大的跨越。

而很多时候,0和1的差距,要远远超过1和100的差距。

李司忽然对这件事感兴趣起来,他尝试用混沌语言设计一个智能机器人,加深自己对混沌语言的理解:

如果方向是a,则转向b,也可以是c,或者d

这是一段充满bug的程序编程,简直就像渔网一般。

李司却沉溺其中,乐此不疲。

图纸已经设计好,交由0号生产,李司继续编写程序。

一段时间后,生产好的智能机器人,送到指挥大厅。

这是一个球,直径一米。

球是最方便移动的物体。

李司将编写好的程序,上传到球形机器人体内。

然后,将它搬到公路上,手动启动了它。

球形机器人开始滚动。

在设计之初,李司便给了它一个底层使命:移动。

毕竟,一台机器人,纵然再聪明,如果不知道自己应该干啥,也是白费力气。

李司皱眉思考,会不会,0号、2号、3号、4号都是这么设计出来的。

对了,还有1号?

1号的使命是什么?他现在又在哪里?

不可能有0号、2号、3号、4号,却偏偏没有1号吧。

不过,不管是0号的数据库,还是2号与4号,都没有关于1号的记录。

搞得还蛮神秘。

这个时候,球形机器人已经开始移动。

李司给他的使命就是移动,时速15公里,比李司走得还慢。

李司跟在球形机器上身后,见他滚啊滚的,前方出现了一个十字路口。

向前?

向左?

向右?

向后?

球形机器人体内,不止一个思考单位,李司将总数量控制在100。

现在,这100个思考单位,给出了不同意见,有些向左,有些向右……最后,少数服从多数,机器人向左边滚动。

李司渐渐悟到了什么。

就像人类这个群体,有人早餐吃油条,有人早餐吃面包,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但数量足够多时,又呈现一定趋同形。

因为人人不同,所以产生了文明。

机器套用这套逻辑,于是产生了盘古号。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