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山海关父子

作者:马脸微漾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关不用动刀兵就能一言九鼎,而且还与当地各大家族盘根错节,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以至于很少有人反对他。

要知道,这种情形,在大明尤其是在大明末期,简直就是一股清流。若不是近些年因为受到其亲亲的舅舅降清影响,山海关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将他认作了仅次于皇帝的救世主!

也正因如此,吴三桂才在走时,一方面将全部的守关大权交给了吴三辅。

另一方面,却又私下分头找他麾下所有的重要军事将领,亲自部署守关事宜,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什么事情,全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才率兵去勤王。

而刘校坚,就是其中一个,并被指定为八个城门中相对最为当紧,同时也最为凶险的面对关外的北门守城主将。

所以,吴三辅没有将他放在眼里,刘校坚自然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当即反唇相讥道:

“吴大人,平西伯走时说得十分清楚,即便是官军,只要非我山海关所属,凡是了百人之众,都须得在总兵府这里报备。”

“下官已经知会你了,你听不听,怎么做,就不是下官职权所在了,告辞!”

刘校坚气冲冲地回到北城,足足在他的官房闷头喝了两壶茶,终究心里还是被一丝赤子之心催动,一扭头,又爬了城门楼子。

老实说,刘校坚虽然没有像他爹期望他的那样,在圣贤书堆中求得一份功名,但多多少少还是读了不少圣贤书,然后又比读书读得好但却一身迂腐气的真正酸士子,多了一份【】英武气。

在看到自己儿子求功名不成,无心插柳倒成了一员儒将,刘台山退而求其次,倒也最后老怀大慰,索性接受了这个现实。

没成想,大明越来越像一个乱世,最后连皇didu吊死了自己。现在再看,反而是家里有这样一员带兵之将,远比只会之乎者也的士子在这个乱世中更管用一些。

所以,现在有事没事,这老东西就养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毛病:

不管刮风下雨打雷,每天他都要这个城门楼子,举目远眺,也不知远眺些什么。然后,在让家丁搬两把椅子,一字排开,跟自己的守城官儿子在他自己的地盘,天南海北地说一通。

刘校坚爬城门楼子,正在盯着远处张小手、王天相两大旗号看的刘台山,马扭头看了他一眼道:

“吾儿,是不是那肥猪又冲你乱哼哼了?”

吴三桂走后,吴三辅就是一个草包,什么都不懂,还喜欢颐指气使到处摆臭架子,不是骂人就是指手画脚,天天惹得山海关下群情激奋,最后就直接省略了他的名字以他肥猪般的体型相称、

刘校坚点点头,爬在城垛看了两眼,有些忧心忡忡道:

“父亲,你说平西伯出关这么久了迟迟不归,他到底心里会怎么想呢,接受闯贼招降书,还是像他舅舅祖大寿一样,转而北投降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