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不由得长舒一口气,脸上顿显喜气洋洋。
当下,吴三桂摆下宴席,将军中千户以上将领悉数召唤到位,陪着祖大乐大快朵颐吃了一场酒,随即点起兵马,面向南边的京师再无任何羁绊,挥师山海关而去。
且说刘宗敏点齐了兵马,一路往北,同样也是直扑山海关而去。
这一日,行到距离西沙河驿不足七十里地时,他扎下营来,沉思半晌,将安置在他这支十万大军中的李岩请到了中军大帐。
听闻刘宗敏召见,李岩第一反应,还是有些高兴的。
在京城的日子,他已经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
然而最令他痛心的,不是李自成对他的猜忌之心,一日比一日更盛,连带着各营主将,也对他唯恐避之不及,像瘟神一样躲着他。
不仅如此,就连他统制下的军马,也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牛金星以各种名目不断削减、裁撤,从最鼎盛时的两万三千人,一路锐减到两万人,一万八千人,直到现在的不足万人。
这一切,他都忍了。
但他最不能忍的,竟然是曾经对他礼遇有加,信任百倍到抵足而眠,彻夜长谈的李自成,到了今天,不知为何,已经到了无论他以任何理由和军报,都避而不见的地步。
不见就不见吧,可是最后他竟然昏聩到了这等田地,在建奴多尔衮倾巢而出秘密南下入关,南-京朝廷大张旗鼓蠢蠢欲动之际,整个京畿重地明显已成两面夹击,腹背受敌态势,曾经那样果敢勇猛,洞悉天下的闯王,竟要以决战之势,去与吴三桂纠缠!
这哪里是去大决战呀,这简直就是自掘坟墓,将无数义军前赴后继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天下大势,一举断送在关宁一线啊!
难道说,当初自己起兵响应闯王时,偶遇到的那个方外和尚临走时对他说的那番偈语:
“十八子,十八子,见单莫见双,遇山莫遇海!”
唉,那山海关,埋葬了多少英雄豪杰。
没想到,今日还是轮到他们了……
看到李岩孤身而来,刘宗敏不由得就是一怔,口中下意识就道:
“制将军,这里已经不是京城,乃是行军之中,你怎么一个亲兵就不带出门来呢?”
李岩知道碍于李自成脸面和军令,表面上刘宗敏也对他若即若离,但私底下,对自己的处境,他虽然没有公开仗义执言,却是隔三差五,就会命他的贴身亲随,不时地送些美酒和字画。
所以,尽管两人在京城没有一次交集,但在李岩心里,却是将刘宗敏看得像宋献策一样重要和亲近。
不然,这一次,他也不会带着一份少有的轻松前来相见了。
如今,看到刘宗敏第一句话就是如此不掩关切,李岩不觉心里一暖,便拱手笑道:
“岩是到权将军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