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节我理解你的不容易

作者:右边幸福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属于轻型装甲车,和后期的虎式有明显差距。

很明显,它挡不住配备穿甲弹,可以打穿8厘米钢板的35毫米击关炮。

张新躲在河对岸用望远镜观察,早之前他想造一款轮式装甲车,搭载35毫米机关炮。

之所以一直没做,是因为爪哇大岛地理条件原因,车载听上去挺爽、很牛哗,实际应用中,在雨林山地中,不如人工抬。

城市周边又不如固定使用。

种种原因,让造装甲车变的不经济、不实惠,何况还要把钱用在刀刃上。

给士兵配装甲车,不如给士兵一双好靴子和s1型防刺作战服。

但是啊!

换个地方,比如西斑牙。

它没有雨林,公路设施虽然也不好,却比爪哇好太多。

爪哇常年下雨,有的路面泥泞能馅一米深。

西斑牙公路虽然大部分也是土路,可通过性却高出很多,这种情况下车辆应用效率大大提高。

难怪老蔡总是要货车、摩托车,没有基础运兵车辆,根本没法打仗。

估记他也想要装甲车,可能是感觉东家太穷,一直没好意思开口。

共和派军队作战很勇敢,第一次被击退后,休整一个小时,调整了策略,接着发起新一轮进攻。

首先使用反坦克炮攻击35毫米机关炮阵地。

反坦克炮打的是平射弹,也就是视距战,开火就暴露位置,马上招来机关炮的密集火力。

接着哑火。

随后共和派又发起两次冲锋,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以为这就完了,看样子他们还打算组织冲锋。

“这座桥守着的公路通往北部工业重省,看样子他们是得到死命令,否则不会这般拼命进攻。”

看出张新疑惑,蔡德隆在旁边解释一句。

想了想张新觉的没必要死磕,否则只会招来更多敌人,如果把战斗机吸引过来,或者等他们调来重炮,得不尝失。

“派个人去对面,让他们退回去,我们撤走,守这个破地方没有一点好处。”

蔡得隆表情不解,“为什么还要打招呼,我们相互掩护撤退不就完事了吗?”

张新没法跟他解释,因为任务要求挡住共和派军队的进攻。

主动撤退等于放弃会务。

“让他们先撤。”张新不作解释,命令道,“去执行,顺便索要一些粮食。”

蔡德隆应是。

...

亚当·莱文。

这是驻圣米良镇共和派军队的最高指挥官的名字,职务是一名旅长。

就像蔡德隆猜测的那样,他得到上级死命令,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