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3和城

作者:右边幸福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们看外星人的眼光,连忙解释一句。

离开锦兰港,轮船继续向南,又在海上行驶五天后。

新历1935年7月15日傍晚,轮船终于到达终点——三和城。

三和城位于南尼国中部、中哇省的东海岸,同时它还是中哇省的行政中心。

在张新看来,三和城同样很破、很烂,放眼看过去,没有超过四楼的房子。

不同的是,这里人流量很多。

住宅成片、商店栉比鳞次。

码头的行人、搬工、流动摊主、杂货铺老板、洋鬼...十分热闹。

这里没有胖子,人人大短褂、大短裤,皆有一副让前世人羡慕的健康身材。

以上是张新的看******到杨花狗、黄大山,两人目瞪口呆、心里惊叹连连,犹如第一出村、站在后世黄浦江两岸的样子。

换位思考又理所当然,三和城外货发达,聚集着东西各国商人,在这里从事香料、糖料、粮食、工具、百货...等等进出口生意。

实际上它是一个‘国际’化大城。

就在三人出神时,船上的同胞陆续下船入境,片刻后全部消失在人群里。

张新有点傻眼,看向杨花狗、黄大山问,“他们都走完了吗?有没有看到和我们同舱的那些人?”

黄大山挠了挠头,“我跟他们不熟,没留意。”

杨花狗为张新解释,“和我们同舱的36人,7人在狮王国雪兰港下船、13人在那腊岛的锦兰港下船、刚刚又有13人从我们身边经过离开,现在只剩我们3个。”

“...”

张新诧异地打量杨花狗一眼,立马意识到他的不凡。

要么心思缜密、要么过目不忘,总之——是宝贝!

经过飞柯国士兵登记,张新三人踏上三和城土地。

黄昏的码头,正当张新、黄大山、杨花狗三人犹豫不知该去那里时。

一个在码头支摊理发的剃头匠走过来,操着一口方言问:“你们是唐山郡人吗?”

剃头匠身穿一件洗到发白的灰色长袍,人看上去瘦瘦的,高头不算高、仅一米六七的样子。

黄大山抱了抱拳,用方言应道:“我们是唐山郡、南安县人。”

“我叫沈得柱,是洪县人,如果你们晚上没有住处,就跟我一起来吧。”

洪县和安南县紧挨着,同属唐山郡。

三人正愁晚上没住处呢,便跟着沈得柱来到他的摊位前。

简单的理发工具很快收拾好,一根扁担两头挑。

经过码头卖烤饼的铺子,沈得柱要了八块烤饼。

从衣服内侧口袋里拿出一块5分南尼盾硬币递给摊主。

摊主收下硬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