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刺秦之时请大喊我的名字

作者:清诚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头落地。

身后张弓的箭手也同样严阵以待,只要刘羽已有动作必放箭射杀。

樊於期的反应,完全在刘羽的意料之中,以前看到樊於期自杀这段记载的时候,他心中就有些不太理解。

既然他是一个这样重情重义的汉子,那当初为什么还要在战败之后叛逃燕国,以至于连累全家呢?

难道他叛逃的时候,就没有想过家人的下场?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可他仍然一去不回,没有选择承担责任。

所以说樊宇期这个人,其实是怕死的,起码在他去燕国之前是这样的。

那么又是什么,让这个怕死的人,最终奉上了自己的人头呢?

刘羽认为是他在失去亲人后的那种煎熬和悔恨,所以想要借出他的人头,只有用当年他府上的惨事来刺激他。

历史上的荆轲便是这么做的。

“樊家老小的性命,全都死于秦王之手,如今有这样的机会摆在面前,难道你不想报仇吗?秦军势力日益壮大,若任由其发展,来日秦王将横扫诸国,一统天下,到时樊兄又该如何自处?”

“人固有一死,樊兄如此毫无作为,死后也无掩面去见府上老小的一众怨魂。”

演武厅内一片静默,满面怒容,杀意凛然的樊於期,此时已经平静下来。

他轻叹了口气,轻轻说道:“本将想要喝酒了。”

这是从秦国逃难以来,第一次以本将自称。

一个想醉的人,喝不了几口就会醉意汹涌,樊於期就是这样。

“年轻的时候投奔明主效忠,谁知主上一招棋错,满盘皆输。

秦王政登基之后,我天天都在府中等着处决的旨意,可是他偏偏对我秋毫无犯,彼时他已大权在握,手下蒙家兄弟如狼似虎,杀我一个失势武将轻而易举,但他却没有,你说这是为什么?”

樊於期一个人醉意朦胧,话问出口却不指望得到答案,更像是在自言自语。

“因为他想杀我满门,斩草除根!”

“杀我一个人容易,可要斩我满门上下,非大罪不可定之。败于李牧的那天我就知道,樊家完了。

手下兄弟劝我留待有用之身,将来还可以报仇。可我自逃到燕国之后,大人待我虽好,却再无掌兵可能。”

“我明白大人想以‘千金买马骨’的方式,号召更多的有志之士来对抗暴秦,樊某报仇无期,终日浑然而过,每每夜间梦回,常见家人血泪问我,为何弃他们而去?”

“先生智计不凡,一番言语直叫樊某如拨云见日,适才以杀气试之,尚且巍然不动,足见心性坚韧,可以性命相托矣!”

想不到樊於期叛逃,并不是刘羽想的那么简单,中间还有这么多隐情,最叫刘羽意外的,还是樊於期的那最后一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