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非也!”
伯荪闻言,摇头否认道:“自从商鞅变法后,黔首所得田地,都归国家所有,陛下这道政令,只是针对部分地区,而非整个大秦;
目前大秦的土地分为三种,一种是由内史掌控的国有土地,另一种是授爵土地,最后才是黔首自实田。”
“那王家的授爵土地所得的赋税,会上缴秦国国库吗?”
“会的!”
伯荪答道:“秦律规定,贵族与黔首赋税是一样的。”
“那是不是说,只要王家缴纳足够的赋税,大秦的官吏便不会干涉封地内的生产?”
“原则上是这样的,但封君只享受食邑,没有治民权。”
“没有治民权?”
赵昆皱眉,有点失望。
没有治民权,意思就是不能用“老子就是王法”这种牛逼的台词去唬人,也不能振臂高呼“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这种霸气的言论去鼓动百姓造反。
“虽然没有治民权,但土地的大小事务,都归封君说了算。”似乎看出了赵昆的失望,伯荪又笑着补充了一句:“另外,百姓上缴的赋税,大部分都归封君。”
赵昆点了点头,仔细想想,其实也不错。
毕竟始皇帝连分封制都不行,更何况国中国。
迟疑了片刻,赵昆又道;“既然只需缴纳足够多的税收就行,那可不可以改变生产方式?”
“如何改变?”
伯荪面露疑惑的望向赵昆。
赵昆呵呵一笑,道:“我想在千口村设立生产队。”
“你也知道我跟王离的关系,所以我的想法,基本等同于他的决定。”
伯荪自然知道赵昆与王离的关系,所以也没犹豫,直接追问道:“那公子所言的生产队是什么意思?”
赵昆解释:“生产队的模式,其实大秦以前也有过,只不过没那么具体,我只是将他细化了,主要是将百姓们划分成几个,甚至十几个生产队,每个队选出一名队长,由队长管理队员生产。”
“而官府提供的生产工具,耕牛也一起使用,这样便能提高生产效率。”
听完赵昆的解释,伯荪脑中渐渐有了生产队的概念。
其实正如赵昆说的一样,这种模式的确在秦国出现过,但是由于战乱频发,人口锐减,导致地广人稀,百姓根本不愁地种,所以这种模式就渐渐消失了。
不过,这种模式不适合推广全国,只能小范围推广。
毕竟脱离管控,就会滋生出很多问题。
沉吟了片刻,伯荪站起来朝赵昆施礼道:“公子,此法在封地,的确可行,下官这就去安排!”
“等等!”
赵昆抬手阻止了正欲离开的伯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