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身子下了堤坝,吉庆愣愣地看着她的背影,恨不得千
恩万谢。
改革的春风吹了好多年,外面早就蠢蠢欲动了,而自给自足的杨家洼却还保
持着老祖宗传下来的习性。日子过得太容易也就没有人喜欢算计,多少年了,杨
家洼人从没有出过一个买卖人。也不是没人想过,下点力气把河里面的水货倒腾
到城里,但想归想,真要去弄的时候却又犯了懒:多点还行,那十条八条的鱼,
几只野鸭子,费劲巴拉的弄到城里,还不够那功夫钱呢。再说了,那也得有人要
呢,没人要,一不留神再让政府给扣住?不合算。
人们都是这样,习惯了的日子,只要没逼到绝处,便不会想到变通。
吉庆不是那种死羊眼的人,只是家里边从没有靠过他,他也便不为这过日子
去费过心思。其实吉庆也愁呢,眼瞅着自己也老大不小了,以前还上学,别人家
说不出个啥。可现在学也不上了,再和以前那样五马六混的自己都说不过去。前
几日吉庆也偷偷地打算,想着今后的前景:种地恐怕是不行,就这么一点地,对
付着吃饭没有问题,可要说指着它挣钱,却是根本不可能的。吉庆也想着进城去
打工,可谁也不认识,进城去投奔个谁呢?一来二去的,到底也想不出个眉目,
长这么大,吉庆竟是头一回遇到了难事儿。
宝来媳妇儿的一番话,无异于给吉庆开了一个天窗,晴朗朗的日头衬着湛蓝
湛蓝的天,呼啦一下就映进了吉庆原本有些黯淡的心。
没准儿,这还真是一条来钱的道呢。我有本事,弄点东西直接卖到城里,再
不让大长脸们扒上一层皮。虽说少,不过聚少成多,我有用不完的力气,怕个啥
呢!
吉庆那天想了很久,慢慢地终于有了头绪。本来还想着再仔细勾勒一下,可
今天二巧儿学费的事情一弄,吉庆立刻觉得有些迫在眉睫了。
第三十四章:
东方刚刚露出一点儿鱼肚白,太阳似乎还没睡醒,迟迟的不肯从摇曳浓密的
芦苇荡中钻出来。
昨天傍晚终于下了雨,不大,却稀稀拉拉地掉了一夜,直到凌晨时分,才慢
慢地停住。空气中仍旧弥漫着浓浓的水汽,把个朦朦胧胧中的杨家洼,衬托得愈
发若隐若现,却干净透亮得像刚从画儿里跳出来一样。
吉庆起了个大早,一个人悄悄地提了水桶,水桶里面满满实实地塞了一张网,
又扛着铁锨喵悄儿地出了家门。
船都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