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伴君如伴虎

作者:碧海思云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不谙权谋韬略,骄纵任性、昏聩无能,终至一个个王朝土崩瓦解、烟消云散。所以皇帝贤明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帝国的生死存亡。我们这一代或许不会犯错,可是谁保证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依然这般?而相权的提升则能大大的避免因为皇帝昏聩所带来的祸患。那些从万千官僚中脱颖而出的宰相,皆是计谋出众、才华横溢之辈,这种层层选拔、层层淘汰出来的人协助皇帝处理国事,实在是最为稳妥的做法。于是我把一些大权交给了我所信任的宇文述、虞世基,可是我忽略了人心。”

杨广沉默了片刻,苦笑道:“由于我大隋制度和律法的不健全、监管力度的缺失,使他们得到权力以后,野心如野草一般疯长,于是宇文述出事了、虞世基也出事了。他们就在我的眼皮底下,尚未如此毫无顾虑,离开中枢的地方治吏问题可想而知,这也难怪你到凉州不久,就能抓出一大堆贪官污吏。我这几天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认为单凭臣子的自觉是不行的;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哪怕是一个品德再好的人,其心境也容易发生变化。所以我大隋王朝要想长治久安,一方面是提高相权,保证御史台、大理寺、刑部的司法独立;另一方面是以完善健全的制度、律法来约束宰相、三法。而你这个‘七人选官团’组建议案,就十分适用于中枢的日常运行。”

“接下来,我准备让三省六部官员各司其职,互不干涉,防止虞世基独霸三省的恶劣事件再次发生;但是如此划分清楚,也容易使拥有反驳权的门下省一家独大。即使没有一家独大,也会因为驳回太多,平白浪费大量时间,使办事效率也变得十分低下。所以我决定在三省六部之上,成立一个议事堂,颁布诏令之前,三省主官先坐在一起讨论,都觉得可行了,再走内史省拟诏、门下审批、尚书省六部执行的程序,免得做无用功。所有诏书都必须经议事堂讨论通过,加盖三省主印以后,方能生效,事后,各不干涉。而所有诏书分为不同的等级,如果是等级高,就加设旁听席位,如果是小事,议事堂几名主官即可投票决定。”

说到这里,杨广看了杨集一眼,笑着问道:“你觉得如何?”

“我觉得可行!”杨集知道杨广说的议事堂,跟唐朝创立的政事堂一模一样,要是议事堂真的设立了,三省既能互不干涉,又不影响办事效率,而且大家聚在一起群策群力,也能使一个个健全有效的制度从中枢颁行天下,着实是利国利民之举。要是多设几个席位,就能把相权分为几份,大家互相制衡,避免了权相、权臣的出现。

虽然具体效果还须实际、时间来验证,但唐朝创立的政事堂延续到五代、宋、辽、金,其寿命之长,足以证明其魅力和价值。

当然,这个好处良多的议事堂也不是没有变数,而这变数就是提出提高相权、创立议事堂的杨广。

这家伙急功近利,恨不得把百年以后的事情一天做完,所以他现在虽然说得好好的,说不定以后会嫌弃议事堂拖沓、碍事,索性将它一脚踹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