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论功行赏

作者:碧海思云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成三台,御史台的职权遭到了分割,处于三台相互制约的局面,御史大夫张衡虽然仍旧是三台长官,可如果另外两台的长官不是他的人,那他的权力将会弱了不少。而且三台并立之局,势必有大的人事变动。

卢楚、薛道衡履新之后,对于机构的构成、位置的安排,杨广一定会问两人的意见。

苏威是关中士族的代表,他知道杨广对包括关陇贵族在内的关陇系官员都有几分警惕,心知自己如果推了关陇官员,非但不会成功,反而恶心了杨广,但同时,他又不想“便宜”另外几名不是关陇人的相国,于是便推荐了杨广想要交好的山东系中的卢楚。

当他推荐卢楚的消息传出去,那卢楚在大家眼中,就是苏威的人,至于是不是,都不重要了。而且他将卢楚推上这个重要位置,卢氏能不感激万分?

而后的薛道衡,是他苏威和杨素共同的好友,这一推荐上去,便堵住了杨素的嘴巴,虽然薛道衡不是苏威的人,可私交在那里,日后的相处过程中,至于不像张衡那般“难处”。

“不愧善于琢磨人事的苏威,一举一动尽皆润物细无声。”杨集心头对这位胖相国有了几分警惕。

杨素听了苏威之言,浓眉不禁皱了皱,他在军中威望太大了,许多大将都是他带出来的人,弟弟又是内史令,他未免给自己的家族惹下大祸,故而在文臣这边的任免,几乎没有插手过。不过见到苏威一副筹谋的样子,心头闪过一抹冷笑“设想虽好,只是你如果以为卢氏子弟好拿捏、不提拔他们自己的人,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他见杨广目光望着自己,连忙拱了拱手,说道:“圣人,老臣认同苏相之言,薛道衡官声斐然、长于刑名法术,由其担任司隶大夫适宜。”

杨广点了点头,目光又看向在京的相国杨雄、萧琮、长孙炽等人,众人拱手说道:“臣等附议。”

“此事己定,下面议一议另外一事。”杨广身微笑着看向杨集,说道:“卫王此次剿匪成功,缉捕了豆卢宽、王世郎都犯官,又发现‘刘迦论’的阴谋,使朝廷有了应对之策,诸公以为如何封赏为好?”

正所谓“臣以自任为能,君以用人为能;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臣以能行为能,君以能赏罚为能。”以父亲为榜样、以明君自诩的杨广,不可能连这个道理都不知道。只是在杨集这里,却有些赏罚不明了。

倒不是杨广不想赏罚严明,而是这小子起点太高,立下的功劳太多、太大,导致很多功劳都得不到应有的‘报酬’,杨广觉得杨集不在意,但是自己除了是兄长以外,还是皇帝,不能亏待功臣、更不能亏待自己人。

杨集本来是在看热闹,默默的学习,一听杨广又要封赏自己,就起身施礼道:“圣人,我只是做了一名臣子该做的事情,而且豳州军尚未整顿好,岂能因微薄之功而心安理得的接受封赏?”

“卫王不必推辞,先前你再征大湖区成功,朝廷就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