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东山论势

作者:碧海思云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头,说道:“我倒是觉得渊子游没有这么想。”

杨纶问道:“却是为何?”

“兄长有所不知!”杨集解释道:“从政治层面上说,此战之败,第一个挨骂的人,不是渊子游,而是渊太祚;可是渊太祚之前是攻克了北夫余城了的,所以他任务已经完成了。但为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檀尹负责的后勤迟迟没有到位,这才使渊太祚被挡在北夫余城十多天之久,这便给了‘突地稽’集中兵力、加以反击的机会。如此一算,那么檀尹就是战败的罪魁祸首了。至于英明神武的渊子游,成功将我大隋‘百万’雄兵挡在辽西,大功一件。”

杨纶闻言愕然:“还能这样?”

杨集笑着点头,向杨纶介绍起了高句丽的国势:“兄长,高句丽呈现出一种南北对峙的格局,鸭渌水以北是渊氏派系的固有地盘;而鸭渌水以南,高元为首的‘王派’说了算。但是论及对军队掌控,高元为首的‘王派’仅仅只中掌控了南部的军队,兵力不到全国兵马的三分之一。渊太祚在这场战斗中,纵然损失了数万渊派精兵,可渊氏派系还占上风。”

“高元是渊氏兄弟扶持上位的,他对朝堂的掌控力不强,这也是他扶持反对渊氏的乙支文德上位的原因所在,乙支文德如今已死,高元便断了一条胳膊,他此时要是与渊氏‘开战’,高句丽很有内战的危险;在没有外力干涉的情况下,败的,也必然是高元,所以我断定他不敢和渊氏翻脸。”

“这个道理,渊子游想来也是懂得的。所以他并不担心自己,他现在的部署,其实是为高句丽着想。”

分析到这里,杨集续道:“有朝一日,如果国战打响,我军可以从辽东北部南下、也能从辽水渡河;而险渎的高句丽军,既能南下东山县,也能北上黄龙县,断我远征军的后路。这便是险渎对于高句丽的意义所在,也是渊子游增兵的目的所在。”

“卫王言之极是!”旁边的李子雄说道:“险渎对于高句丽而言,是一个非常关键战略要地,末将认为我军应该趁势将高句丽彻底逐出辽西。”

杨集说到这里,轻描淡写的说道:“我会和渊子游谈及此事,让他的军队滚出辽西。”

“大王,他愿意让出来么?”燕询是辽州刺史,他认为高句丽日后极有可能重点经营这个战略要地,大隋日后防御起来,成本也是相当大的。而且他即将前去黄龙城坐镇,经营新的国土,根本兼顾那么多事儿,所以他不希望险渎这个尾巴、演变成巨大的隐患。他希望杨集趁着辽东动荡之机,通过谈判拿下险渎,要是谈不下来,打也要打下。

“险渎的战略位置是很重要,可它毕竟是高句丽一块飞地,万一日后全面作战,我们大隋不可能视若无睹。而且从整个辽水平原来看,如果高句丽在辽东惨败,一个小小的险渎,不仅取不到扭转乾坤的作用,反而还会沦为孤城,所以它既重要、又不重要,完全就是食之有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杨集笑着说道:“只要给予渊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