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伪文青的电影

作者:李济海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鸡同鸭讲,不知所云。

加上许导演为了追求艺术效果,影片使用了倒叙、插叙、直叙等多种叙事手法,时间轴整个被割裂,显得凌乱细碎。然而对于知晓萧红事迹的人来说,却是有章可循,尚有逻辑。

可是许安华太过于追求艺术性了。就连话剧式的旁白,打破第四层镜与观众直接对话的手法,运用得显得有些矫作而刻意,不如《纸牌屋》用得行云流水。

访谈式的人物采访和陈述,是贯穿整个片子的引子,这个手法在华语电影可谓是另辟蹊径,勇气和魄力可嘉,但这种模仿纪录片的形式加上之前看似杂乱的时间叙事方法,还是有待商讨的。

许安华想来一定是很想要力求事实就是、客观真实。整部片子对于萧红的私生活和个人经历,几乎没有做出评价和判断。通过一个个与萧红有过接触的人的嘴来一个个讲述。

整部电影仿佛能够感觉到许安华畏首畏尾的顾虑:这里不能煽情、那里要克制,要展现客观的人性和萧红本身的面貌。”

可毕竟这不是一部纪录片,对于萧红那样的人,就算是不小心夹杂了情感,那又怎么样呢?何必要将自己逼到这样的境地?

《黄金时代》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一方面是纪录片式的;萧红一生认识过的人全体出面,他们在镜头前接受了架空的采访,他们用回忆的口气叙述着他们眼中和记忆里的萧红;

然而如果仅此而已,《黄金时代》不过是稀松平常;另一方面在于,这些采访不仅在可行性上就是不存在的荒谬和虚幻,而影片,还进一步将虚幻推到混乱而故作矛盾的境地。“伪纪录片”形式的电影,老孟看过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演员们面对镜头,打破第四堵墙,但他们的目的是伪装真实;《黄金时代》里,有的人看起来很像“记者”恰巧出现在那里,而更多的人,只会提醒你这样的纪实根本是不存在的;

《黄金时代》和《一代宗师》很像:标题很大,不肯把自己老老实实简单定位成某位历史人物的传记片;叙事很细碎,或许是因为他们坚信“平淡之中见真情,明星也是老百姓”;

台词有亮点,前者是把文学作品和历史传记中的句子一支支捋下,插在人物头上,后者则留下无数“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金句;

孟轻舟把《一代宗师》拍成了一部打架唯美、在个人感情与国仇家恨间纠结的金句大师,许安华把《黄金时代》展现成了一群服装极尽精细、旅程踏遍全国的俊男靓女,哪怕考虑上萧红的“黄金时代”是“笼子”里的,那笼子也不过是病和穷;

一句话,都是伪文青!

小心翼翼的跟在小圆脸身后,这位如今可是老孟家的头号宝贝,就连小狐的两位贴身女安保都分了一个给她;

姑奶奶想去小区遛弯,孟轻舟鞍前马后的做足了准备,搞得妹子自己都紧张了起来;

“小骨,医生都说了,前三个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