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天上掉馅饼?

作者:李济海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杨天珍深知当下综艺对年轻艺人的重要,能有这么好的机会,今天算是来对了;

归根结底,艺人的职业属性,就是需要保持神秘的。

哪个艺人经常在公众面前蹦跶,过多展示自我,都会消耗掉观众对ta的好奇心。

如今人们怀念以前的艺人戏好,艺人认真对待所有戏是其一。他们跟观众保持距离,也是原因。

拿没有争议的老戏骨陈道名来说,2001年拍《黑洞》时,陈道名个人气质硬到,剧组要根据陈道名的特色,把他饰演的反派角色重新按照他的形象写出来。

陈道名没有接太多同质化角色,也没有时不时出现在大众面前展示自我、过分消耗个人特质。因此,观众看到陈道名诠释这个角色,会觉得区别于市面其他人,一脉相承又耳目一新。

观众通过作品认识了艺人,再通过新作品加深了对艺人的认识,认识的是这个艺人驾驭不同角色的能力。

艺人想要持续不断让大众看到自己的突破,要学会跟观众保持距离。

什么是艺人?

真正从事表演类型工作的人员,才能被称之为艺人,而并不是出演过一些作品的艺人,就都能被称之为艺人的。

对于那些已经依靠着演艺事业,塑造出属于艺人品格的艺人来说,他们是很少出现在综艺节目中,比如:名叔、葛大爷、蒋雯丽、郝蕾等人。

纵观当下那些经常出现在各大综艺节目中的身影,一般可以把他们分为三种类型的艺人。

第一种,年青一代的艺人。

这种类型的艺人,大多数都是刚出道没多久,虽然是一些科班出身的“艺人”,但由于是行业新人,能得到演戏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在一些综艺节目中露露脸,提升一下自己的知名度;

如果运气好,说不定就碰到了让自己一夜爆红的际遇,然后再去闯荡演艺圈,对自己的发展也会有所帮助,毕竟现在是一个流量时代,话题度和热度就是收视率的一种保证。

第二种,上综艺捞金的艺人。

只要是稍微了解一点行情的人都知道,上综艺绝对要比拍戏的捞金速度快,几期节目下来,可能就要比出演一整部电视剧的收入还要高,一年下来只要多录制几个综艺节目,可要比进剧组拍戏轻松多了。

于是乎,有很多有点知名度的艺人,趁着自己的身子骨还算硬朗,也就投入到了上综艺的捞金热潮中去了。而当限薪令一出,这群人就立马抽身出来,该干嘛就干嘛去了。

第三种,综艺节目需要的艺人。

综艺节目绝对是当下荧幕上竞争最大的一个版块,要不然市场中每年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各种各样的综艺节目。而市场有需求,那么就一定会有竞争,一个节目想要拥有足够强大的竞争力,就必须要一些正当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