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说不上优渥,但家中也有些田,自给自足没问题,而且南越之民普遍富庶,孩子虽然也干些活儿,但是这种苦他可没吃过。
王唯韬看着孩子一边哭一边吃饼,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李伯庸观察了许久,也没见到这支队伍里有熊孩子。
既然如此,李伯庸便将这事只当做是他下江南旅途中的一个小插曲,没有太在意。
萧颖和王唯韬又给了孩子写粮食和可饮用水,被李伯庸催促着也上路了。
端河县是南越一座还算繁华的县城,唯有这样的县城里的客栈有能力一口气容纳他们一行几近二十人。
当然,这样的客栈也是少数。
李伯庸等人的马车缓缓驶进端河县,首要目的自然是找个向导。
当然,如果能找到当地的地头蛇更好,因为一般这样的地头蛇能提供更多的惊喜。
这种事,自然还是单球儿去干。
没多久,单球儿就提着一个瘦麻杆儿回来了。
“公子,这人据说是从小便生活在端河县的痞子。”
李伯庸点了点头,一对狭长细眸看向那地痞。
白帝望气先开为敬,确认这痞子只是一个从小打打架连八品都勉强的家伙,李伯庸便放心了。
“我们一行一共......二十一人,需要一个能容纳所有人的客栈,而且需要环境最少不错。”
“我们在这里最多待两三天,这两三天辛苦你多帮帮忙,放心,酬劳不会少你的。”
那地痞看了一圈,无奈地点了点头。
白城的八名苍茫境,五名少乙护卫,加李伯庸王唯韬郑蓬一共十六个人,还有萧颖和她的四个所谓亲如姐妹的侍女。
说实话李伯庸觉得人太多了,但是人多有安全感不是。
说实话,他可不是出来历练的。
地痞带着李伯庸等人来到了端河县城最大的卓风客栈。
卓风......
李伯庸站在客栈前,沉默地看着这两个字。
他记得他曾经有一个有着一位儒家的兄长造访过东海。那时,他的大师兄梁知念还没有离开白城游历天下,那位同样是儒门骄子的青年前来拜访,或者应该说挑战梁知念,在四艺(琴棋书画)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各个方面都输给了梁知念之后,他的儒道几近破碎,离开了江湖。
那位前辈临走时曾经跟李伯庸说过,如果他真的离开了江湖,他想去江南看一看风景,如果可以,最好还能建个客栈,或者学学医术当个郎中,再不济也可以找个私塾教书。
那位前辈,叫司徒卓风。
七年前的司徒卓风已经是大少乙境的高手了,就算这些年寸进未有,那在江湖上,一个大少乙也算得上顶尖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