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还有人不知道是谁,但是说起徐子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据资料披露,民国时期,巅峰时期的袍哥会,由90%左右的川省成年男性组成,还有其他周边省份加入,俨然一个大型的跨省民间组织,而徐子震能成为老大,定然是有几把刷子的。
袍哥会又分清水袍哥和浑水袍哥,清水袍哥指的是有固定收入来源的,浑水袍哥大抵相当于三教九流,因此,清水袍哥是看不上浑水袍哥的。
那么为什么都要加入袍哥会呢,最简单一点,不加入袍哥会,就要被浑水袍哥收保护费,加入了就不收,换做你,加入还是不加入?
徐子震约莫三十左右,相貌不谈,但就气势就不俗,讲话不卑不亢,先是抱拳道:
“皖之先生,久仰!”
“李先生,久仰!”
熊克武做了一番简单的介绍,汤皖大概明白了徐子震,俗话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以后常打交道的还是徐子震。
汤皖立刻给李锦堂先生使了一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趁着上菜的功夫,与徐子震搭起了话。
今天的熊克武叫上徐子震有两个缘故,一来徐子震是地头蛇,以后多由徐子震照拂。二来呢,徐子震酒量如海,想着酒桌上谈事情,得先谈酒。
所以,菜一上完,事情不谈,就开始喝酒,倒是给汤皖干迷糊了,莫非首都“酒神”的名头,没有传到山城来?
等到酒喝的差不多的时候,熊克武和徐子震才意识到不对劲,倒是换成了汤皖反客为主,主动找他们拼酒了,那家伙,一杯一口闷,教俩人眼睛看直了。
李锦堂先生一个劲的偷笑,第一次去首都的时候,他可是领教过酒神的厉害的,首都老百姓传的那叫一个玄乎。
最后的时候,熊克武舌头已经打结了,说话含糊不清,徐子震稍微好些,汤皖感觉差不多了,才开始谈事情。
结果在汤皖预料之中,熊克武15%,徐子震5%,尘埃落定,给李锦堂先生吃了颗定定心丸,省下了10%,意味着节省一大笔费用。
随后的几天,便是味精工厂的选址的事情,由徐子震和李锦堂先生负责,汤皖脚底抹油,往首都赶,一来一去,大半个月功夫就过去了。
首都“汤达人”与“味之素”的官司也正打的火热,一个叫嚣着“汤达人”盗窃“味之素”工艺,一个嚷嚷着你“拿出证据”啊?
证据是不可能展示的,那样岂不是天下皆知?总是“味之素”一口咬定了“汤达人”盗窃,需要立即关闭工厂,停工不算,还要赔偿一大笔钱。
“汤达人”也不是吃素的,既然你不出示证据,那说个球啊?
官司照打,“汤达人”首都工厂生产照旧,灯火通明,24小时不停工,就是这样,还是不能满足国内味精的需求。
等到味精的价格再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