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每日,院长办公室的箩筐都被问题装满。
亥时,秦方从神机营回归,给他们讲解一个时辰。
一转眼,即到了九月。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
九月,郑和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
此次下西洋,郑和的舰队一半传统木船,一半钢铁巨轮。
站立在钢铁巨轮之上,郑和心旷神怡。
夺天地之造化,秦方竟然能研究出如此的巨轮,无风亦能前行。
此次下西洋,给后世留下了极深的恐惧。
大明舰队所到之处,喷吐黑烟的怪物跟随。
郑和!信心十足。
此次郑和舰队携带格物学府学子三十名。
朱高煦舰队携带大明子民十二万,格物学府学子一百名。
秦方描述中的新大明!很好!很让人向往。
尤其是回来的格物学府的学子一说,更是可信度极高。
此次报名前往新大明的人数,极多。
最终还是秦方挑选出十二万大明子民。
朱棣对于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总不能真的让朱高煦一人一马打天下吧!毕竟!朱高煦也是自己的子嗣。
朱高燧被囚禁在皇宫之中,朱棣本想让其一同跟随前往。
但朱高燧拒绝了!
大明他是皇子,他可以享受,但去了野人国度,他还能干嘛?
奏报,江西人李法良以传弥勒教为掩护,在湖南湘潭率众起义,应者云集。
事起以后,丰城候李彬发江西、湖广兵剿之,李法良转战江西安福,后败走吉永。
同年九月二日李法良被俘牺牲,起义失败。
这种小打小闹,掀不起什么风浪。但却是让秦方警醒。
为什么还要造反?
造反无非是几点:
一、当地官员欺压严重,自身具有重大的冤情;
二、吃不饱,穿不暖;
三、天灾袭来。
但湖南好似不具备什么天灾,土豆、玉米也能够让人果腹。
唯一的,即是具备冤情,被官员压迫严重。
如何治理这一点呢?
秦方无办法!但他却在格物学府内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