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入流,北不归海。
汇诸泉之水尽出南旺湖。中分二道,以四分水流接徐水、沛水,六分水流达临清。利用现汪地势之高,使其水南北分注。
又倚地势,置闸三十八座,因时不同,可蓄可泄。历时二百天,至六月二十六日竣工。从此,漕运畅通,遂罢海运,公私两便。
疏通了汇通河,秦方上奏,应及时疏通黄河。
黄河自洪武年间在原武决口以来,会通河淤积;而元代贾治所治故道亦淤。
黄河水自此南迁,则河南受灾独重。
开封水灾,张信奉命视察,发现在祥符(今河南开封附近)鱼王口至中滦下二十余里处,有黄河故道,河岸与现在河面平,如果疏浚,使黄河之水仍循故道,则水势可减。
并绘图上奏。朱棣采纳其议。
命兴安伯徐亨、侍郎蒋廷瓒与金纯前往督理浚由宋礼总其役。
运用民丁十万人,永乐九年三月开浚,七月二十六日竣工。
自封丘、金龙口、下鱼台、塌场会汶水,经徐、吕二洪,南入于淮,此时,会通河已开浚,黄河与之会合,漕道既通,而河南水患亦稍息。
大明安居乐业,国富民安,自然应该找一点事情做。
距离秦方出征的日子一天天的临近。
秦方入皇宫,跟朱棣商讨几次具体的征讨倭国的细节。
转眼间,六月。
神机营内的两万将士准备待发,弹药等的一切就位。
朱棣是多么信任秦方,竟敢任由秦方带领这么一只队伍。
要知道,如若这支队伍反抗的话,等闲的军队,哪怕是五万人,拦不住。
“倭国内乱,几次请求我大明出兵平乱,今大明天子朱棣准许,命忠国候秦方,入倭国平乱!着广东人口,准备迁徙倭国。”
这是圣旨!朱棣亲自下的圣旨。
圣旨一下,大明内部的豪商还具备一定的侥幸心理,平乱了倭国,他们还可以趁机捞一点便宜。
但紧接着!秦方即召集南京城的全部豪商,下令。
“大军抵达倭国之刻,豪商应清退干净,否则一律按照倭国对待!杀!”
这下子,豪商们顿时抽走在倭国内的散兵游勇,不敢再打小算盘,不敢与秦方,不敢与大明对抗。他们敏锐的嗅到了,这好像又是灭国的节奏啊。
不仅是豪商,百官中的文武全臣,尽皆知晓,这是一场灭国之战。但大家的情绪并不激烈。
倭国!肆虐大明久矣,理应灭国。
武将们纷纷上书,请求跟随秦方一同前往,他们也想蹭蹭这惊天的功劳。
朱棣问询秦方的意见,秦方拒绝。
朱棣心中松一口气。
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