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三年二月,因忠顺王哈密安克帖木儿被鞑靼可汗鬼力赤毒死,朱棣便将自幼被俘居内地的脱脱(安克帖木儿之兄子)封为忠顺王,遣还哈密,借以控制其地。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与王景弘奉命第一次出使西洋。其船队总共二万七千八百多人,分乘二百零八艘船,其中,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其次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
秦方贡献的大船模型,不曾造出。因蒸汽机的研究,陷入瓶颈。
但秦方给予的意见,郑和一丝不苟的完成!
此次下西洋,秦枪跟随,他要前往倭岛......完成秦方布置的一些任务。
郑和携带着三项任务:
第一,宣扬我中国之强大。
第二,暗中寻找建文帝的踪影,一日不找到,朱棣寝食难安。
第三,应汉王高煦请求,前往确定大洋洲的位置!
每一项,都任务艰巨。
永乐三年六月二十三日,赈济苏松湖嘉饥民。
永乐三年六月二十五日,秦方跟随解缙第一次到南京。随行七百余人,每一位尽皆是各专业的巅峰,应解缙的邀请,参与编纂永乐大典。
更有一些因路途遥远,提前出发,不知是否到达。
城门口,解缙等待道衍大师一会儿,而后即看到浩浩汤汤的队伍赶来,目测不下千人......
“少师无碍吧!”
“无碍!”
“首辅无碍吧?”
“无碍!”
虽风尘仆仆,但二人眼中的光芒,谁也能看到。二人立志要纂修出一本流芳百世的典籍!
交给下属安排仅两千余人的食宿问题,姚光孝、解缙返回皇宫复命。
“辛苦两位爱卿了!”
朱棣大喜,南北双方的精英会面,距离文献大成修成的日子,不远了!
“臣万死不辞!”
君臣寒暄......
解缙开始上报北方民众之艰苦,恳求朱棣能够重视北方。
“上奏具体建议!”
关于北方的事情,朱棣亦十分的重视。
“圣上,臣有一弟子,能否恩准他参加本次南方院试!”
自洪武年间,即南北分卷科考。
秦方虽不想承认,但一年的经历让其真正的明白,北方的教育不如南方。连年叛乱,饭都吃不饱,更何谈教育!
“准。”
朱棣心中浮现出一抹兴趣,解缙?竟然收徒了。不知道解缙的徒弟?继承了解缙几分水准?
解缙此举,大有深意。
八月院试,秦方完全来得及返回北京参加北方院试。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