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庙算

作者:石榴的悲伤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清朗的声音响起来:“父皇,大同重镇,儿臣提议一人如何?”

朱厚照来了。

他到了花园,正不疾不速走向御书房,听到了張懋建议的末尾,也听到了大同镇守调换,更听到了刘大夏即将的建议。

难得有一位武勋,可光明正大参赞军务,兼还是边防军务,就这么轻飘飘一句话被调走,令朱厚照勃然大怒。

借鞑靼人犯边,弄走最后一个武人代表,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现在,刘大夏还想往大同掺沙子,塞兵部的人去,朱厚照如何会同意。

故此,他还未进御书房,声音就传了进来:“儿臣提议,由阳武侯统领大同军务如何?”

————分段————

这场文武之争,令朱厚照恶心到了极点。

鞑靼人数十万大军云集,边关摇摇欲坠,兵部不考虑如何稳固边防,不考虑如何支援,也不考虑万一的恶劣情况。

偏偏,将一个知兵善战、深得军士拥戴的将领掉走了。

朱厚照如何不怒,如何不恶心!

但他却明白这件事的因由,对成国公朱辅被调动一事,毫无反对办法。

并非是弘治皇帝直接就同意了。

而是,南方蠢蠢欲动!

再加上,魏国公徐俌这个双头下注的狗东西,软脚虾……当真不太可靠。

终大明一朝,自靖难之后,魏国公一系几乎就成了摆设。

就算偶有入驻南京卫掌控军机,也很快会被调走。

是皇帝当真识人不明?

不!

皇帝、大臣们,以及武人、兵部对此事都看得很清楚!

魏国公一系难堪大任!魏国公一系……也不能令其大任!

事实也如此!

南京城破的时候,乖乖献印就说明了一切。

所以,安排成国公朱辅入驻南京卫,镇压南京的同时,兼苏州、杭州军务,朱厚照对此毫无异议。

当然,若能调动另外一个武勋就更好!

比如,镇远侯顾仕隆……算了,除了成国公之外,其他人的威望当真不够!

但这仍然不能掩盖兵部的险恶用心,更让朱厚照愤怒的是,此事由刘大夏亲自提出来。

所以,他毫不犹豫就举荐了薛翰。

于是,另外一幅诡异的画面出现了。

刘大夏须发喷张,连连痛斥薛翰——言此子不过十五年纪,怎堪如此大任。更兼其根本没军务经验,也无良师教导,更无……

刘大夏当然不敢喷太子殿下,但他说的太过瘾了。

连弘治皇帝,与众大臣都看不过眼了。

張懋莞尔一笑,悠悠地说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