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钦差大臣人选

作者:石榴的悲伤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尤其是那些养马农,家里若是有十几两银子……简直是最穷的养马农!

一时间,几人都说不出话来。

大家感觉既别扭,有点受委屈,又感觉此乃理所当然,竟然找不出反对的理由。

李东阳心里谓然叹息,经此一役,小皇帝在强大的武力之上,不但掌握了刑法的制定标准,也掌握了人事任免大权……至于户部,能和小皇帝账上的零头相比?

更至于礼部,小皇帝别看谦逊有礼,可这种东西,他李东阳都不在乎,又怎会要求小皇帝去做一个守成君子。

那些连擦屁股都比不上的行头,谁在乎!

李东阳念头一转,慨然道:“武清此人,性抱忠贞,才优经济,高风直节,誉望尚流,确是优选!”

他这么一说,其他几人顺势也夸赞了几句。

正德小皇帝道:“朕先前提议武清,乃是此人于考生上京期间,其不但合理安排考生,更是在其治理之下,顺天府兼其二十四县井井有条,民生有序。”

“但除此之外,朕还有一事要与诸位商议。”

几人纷纷道:“请陛下吩咐。”

正德小皇帝润润嗓子,道:“朕观诸多考生,经历寒窗数十年,为求功名而不得;故朕意每年拨百万纹银,用于各地塾学,鼓励各地大力兴学事。”

“鉴于每年数万人……这些人可否转为异地吏员?”

几人一愣,旋即沉思起来。

这件事,其实并不新鲜;比如正德小皇帝在地府的好基友唐寅,他彼时也去做过小吏,不过是羞于为吏,从而弃官而去。

至于大规模安排,说老实话……这是一件天大的仁政。

但问题也在这里,若真是安排了这么多人,其饷银多少,编制如何改,又是否会影响当地,会否有人借机搞事……这会引发一堆堆的连锁问题。

之前,若生员不曾中得进士,哪怕仅仅顶着个举人名头,挂万千亩土地,一生也能活得逍遥快活。

再不济做个西席先生,都能生计无虞。

但偏偏,这些人心高气傲,觉得大才屈于低位,往往会显示自己清贵,或不屑于为之。

正德的意思是,但凡中了举人,就获得了为吏资格,也必须接受朝廷号令……这才是几人犹豫不决的地方!

说穿了,这件事看似仁政,但几人都是老江湖,都能想到那个后果。

以恶意的角度去揣测,这些人上任之后,会不会将所有的土地都挂在自己名下,让朝廷税赋颗粒无收?

不用想,绝对会如此!

但正德小皇帝冷冽一笑,笑容中透出无边杀气:“至今日起,塾学由地方财政支付,取消所有举人挂靠资格!”

轰!

犹如油锅里泼入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