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保证你们就真的能够保证我的胜出?”
“就算四弟那边,老师您不会去多加干涉,可您难道忘了,还有大哥的存在?”
“大哥那边本就积累了无数的信任,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您难道不知道大哥背后站着的那位,是什么身份吗?”
曹丕这句话,基本就是点到了今天这番谈话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上。
曹昂背后的人是谁?
可能只有跟曹操不怎么熟络的人才会觉得曹昂能够在那么多人心中站稳脚跟的原因是因为他早年间做的那些出彩事——实际上曹丕对于自己大哥的背景心知肚明。
“易小天……吗?”
崔琰眯了眯眼睛,平静的说出了易小天的名字。
曹丕耸了耸肩,俨然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还是那句话——他大不了就逃嘛,没什么的,可现在他是彻底吃准了崔琰的痛处——崔琰已经等不起了。
自从知晓了天子已经被曹操替换之后,崔琰那是茶饭不思。
苦苦思索着对策之后,最终给出这样的一个计划,已经是他的极限了,至于再拖延下去,看一看局势发展的情况?他哪有那个资本?
然而,没等崔琰说话,一旁的司马懿却笑了起来。
这让曹丕相当的疑惑。
“易先生乃是大公子的师长不假,但是…作为大公子的同窗,我倒要说上一句——先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明确表示,自己是站在大公子那一边的。”
“甚至…要我看,当年我与大公子还有德祖三人一同拜于先生门下,他言下之意,就是为了让我们未来能够多点开花——不然就以先生那超然的地位,二公子您觉得如果他公开支持了大公子,丞相哪还会像现在这般沉默?”
作为当年曾经跟随易小天学习的人,司马懿对易小天的尊敬依旧。
但……与当年那个虚心好学的司马懿比起来,现在的司马懿举手投足之间都带着一种邪气。
还是那句话——时间能够改变很多东西。
“而且,二公子,有句话不瞒您说,您不是一直都在猜测四公子那边的情况吗?”
“怎么?”
一听司马懿要说起曹植,曹丕突然皱起眉头来。
对于曹植,抛开继承权的争夺不谈,曹丕内心对于他的提防才是最重的。
不为别的,就因为曹植那四溢的才气,让从小哪怕刻苦钻研诗词经义的曹丕也倍感压力。
要说曹丕是个彻头彻尾的优等生的话,曹植那就完全是天才的姿态——明面上两人在文学上的造诣还看不出什么差别,但……
自从曹植当年年纪轻轻以一首《登台赋》技惊四座起,曹丕现在所掌控的邺三台内就不断的传出盛邀曹植前来的意愿。
这让曹丕其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