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城…那里本该有一只军队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张辽从合肥赶来,阻截了芜湖以南的水域,而这里…”
易小天来到军帐中间的那个桌案前,指着地图上的某处说道:
“寿春…蒋济的兵马早该支援到皖城,就算他们来的再晚一些,刘备等人将皖城拿下之后他们才堪堪来到,我们当时也该远比现在更加充足的兵力击破皖城的防御——”
“可是…”
“他没来?”
黄月英听得一知半解,但大体她还是明白的,跟着易小天耳濡目染,她清楚易小天如果要做计划,那就必然是会有盈余——也就是所谓的容错率:
“先生,这件事情您跟那位蒋太守说过吗?”
不知计划全貌的黄月英只是顺着易小天的话头问了下去。
就见易小天皱着眉头,表情反而更加的疑惑:
“这件事情本该是由奉孝去做的——皖城的炸弹便是奉孝给甘宁他们送来的,而送完这批炸弹之后,他就该照计划直接北上去通知寿春的蒋济——”
“等一下…”
易小天说着说着,忽然像是意识到了什么,表情变得无比凝重,看到易小天这样,黄月英担心的走到他身边,揪了揪他的衣襟问道:
“先生…您没事吧?
您想到了什么?”
“希望我的猜测是错的…”
然而易小天没有解释太多,只是摇了摇头用极其忧愁的语气感叹道。
这让黄月英不得不担忧的多看了易小天两眼。
——
是的,按理说寿春的兵马还应掌握在蒋济的手中。
但是与张辽不同,譬如蒋济以及文聘等人,他们属于计划外围的浮动兵力,也就是易小天所说的容错率所在。
因为如果一切都按照计划完美执行,剿灭刘备等人是一定不需要蒋济文聘等人发力的。
可易小天复盘的过程中终于想起,虽然他们至今计划进行的还算顺利,但并非是真的完美无瑕。
而这个问题就出在他自己身上。
也就是交换人质那时起,计划就已经有了偏离。
毕竟如果当初易小天无情的选择了拒绝与刘备交换人质,只要他们将庞统与魏延死死捏在手里,坐看诸葛亮他们因赵云的事情产生内讧,他们的追击本该更加顺利。
而就是这一次偏差,使得败退的刘备军并没有被削弱到当初易小天计划的那般。
易小天直到刚才都还将赵云身处他们阵营的事情当做理所应当,反而忽略了这次他的自作主张所产生的影响。
同时——在赵云这边出现偏差之后,易小天所称的容错率便在本不该登场的情况下必须驰援皖城。
可问题就在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