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歌功颂德

作者:神谈二五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对方压着打,但即便如此,国足队员们都没有放弃,最终战胜了对手!”

“这两场比赛的过程可以让重新出发的中国男足看到前进的方向与曙光,或许在通往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道路上会异常艰辛,但谁又敢说今天主场战胜波斯铁骑,不是国足再次圆梦的开始呢?”

xl体育还表示:

“这是中国男足第八次在福地沈阳进行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的比赛,而此前七次比赛的成绩为七战全胜且不失一球。”

“中国队第一次将世预赛主场比赛放在沈阳是在1989年的7月15日,而当时的对手恰恰正是伊朗国家队。”

“结果凭借柳海光和张小文的两次头球建功,中国男足最终2比0取胜。”

“当然此番主场战胜伊朗之后,国足将继续延续以沈阳为主场的世预赛全胜记录,零失球记录同样依旧在延续。”

企鹅体育则把重点放在了杨白起身上。

“当世球王!”

这是企鹅体育搞出来的杨白起新称号。

文章称:“杨白起居然能一脚洞穿球网,这要多大的力量!”

“恐怕只有民国时候被亚洲足协评为`亚洲球王`、联邦德国《环球足球杂志》评为`世界五大球王`的李惠堂可以与之相比(其他四位是巴西的贝利、英国的马修斯、阿根廷的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什)。”

当然,把杨白起比作李惠堂,有点过度吹捧之嫌。

要知道,作为一代球王,李惠堂的事迹就像神话一样,杨白起与之相比还是稍逊风骚的。

1922年年仅17岁的李惠堂便被选入香港最有名气的足球劲旅——南华队,出任主力前锋。

他身高1.82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技术尤为出色,球在他的脚下,对方两三个人围上去也难以抢走。

他的射门技术更是令人叫绝,不管什么位置、什么角度,他都能左右开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钧,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

1922年夏天代表南华队参加香港甲级足球联赛,出任左内锋,因其球艺娴熟刁钻,出神入化,常有惊人之举,香港球迷称之为“球怪”。

1923年5月第一次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获冠军,18岁的李惠堂在4场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他献身足球的光荣生涯。

同年8月,李惠堂随南华远征澳大利亚,与全澳冠军新南威尔士队交锋,开场仅5分钟李惠堂就梅开二度,这场比赛他一人独中三元。

澳州当局专门授予他金质奖章,香港当地报刊以特大号标题,称李惠堂为“球王”,并有“万人声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颂扬”的诗句。

1926年率乐华足球队参加上海举行的“史考托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