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极光特效软件

作者:落叶潇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李不凡回到公司董事长办公室,开始思考特效软件的细节与创新点。

不过首先,要给它起个名字,李不凡想到了自然界的一个奇观,一个很类似于特效的东西——极光。

因此,这款软件将被命名为极光特效。

接下来,李不凡思考了要如何保持高效率。这是个摆不开的难题。

对于一款特效软件来说,首先要能够导入原有的影片。并对新的实物进行建模,然后将两者融合起来,之后再将每一帧串联起来,中间在加入一些特效动画等。

一款特效软件,需要考虑的东西有很多,比如说物体碰撞,粒子的布朗运动,流体的张力,横波与纵波的结合,小孔成像效应,凹透镜与凸透镜对光的反射与折射,阴影的变化,人物的移动,多镜头的衔接与切换,多点光源与平行光源的交汇与融合,光的波粒二象性,物体表面的材料特性,漫反射与丁达尔效应,不同介质对声音、光产生的不同影响,星球重力参数,光电效应等等。

总之,可以说是将多种物理模型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引擎。

而这个只是基础,除此之外还要建立模型事件化处理,比如说发生碰撞的时候,有的会产生爆炸和冲击波。

这个时候需要将特效加入,比如说导入冲击波的参数方程,并在之后的特效中真实的表现出来。

这种引擎的极致,甚至可以模拟核爆炸的场景。

除此之外,特效软件要方便才行。

关于如何让该软件更加有效率地完成特效任务,李不凡有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引入朴素的初级人工智能,即有些重复和繁琐的步骤可以通过命令行,语音,文字等方式告诉人工智能,如何执行。

比如说要建立模型的时候,如果因特效需要,公司需要建立九龙拉棺的场景。

在大多数的特效软件中,先是寻找是否之前做过龙的模型,如果做过,那直接拖拽进来就好。

但是,对于一个新电影来说,几乎一切都需要重新设计,特别是对于一些小公司或初创公司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他们需要将龙的大致图形用模型绘制工具一笔一笔的画出来,不仅繁琐,而且非常浪费时间。

但是,在李不凡的想法中,极光特效的用户完全可以是那些非专业的美工或是程序员操作。

李不凡的想法是赋予上帝造物主的特性。神说要有光,天空出便出现了光。

因此,可以对着极光软件说,来九条龙,再来一个华夏风格的青铜棺材。。。

然后,便可以在模型上进行操作。

而龙的造型和青铜棺材的造型完全可以由该初级人工智能生成。

该过程中,需要机器联网,因为初级人工智能需要上网搜索相关资料,找到一些特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