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售了普装版和精装版,在阳光下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我也看见了,我还想着买一本的,结果去玩了一步,直接被某位兄弟给包圆了。”有位作者愤恨地说道。
“精装版卖得飞快,倒是普装版无人问津。”
“毕竟都是读者,剧情该看都看过了,就是买来收藏的。”
作者们眼睛都红了,可惜水瓶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换个人都没有这么巨大的人气。
出版社初始印刷的五万册几天内就没了,出版社也是赶忙加紧印刷,想趁着纸质图书还有市场,赶紧多赚一些。
郭白这边虽然是签的买断,但出版社在发售当天也给郭白包了个一万的大红包发了过来。
因为靠着小说的巨大人气,出版社和渠道商商谈的非常顺利,再加上也是个有良心的,所以才发红包过来。
郭白现在也有点看不上这种小钱,但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不过这版权卖的再红火,也没法扭转作者心中版权无大用的想法,毕竟水瓶的小说很难出现第二本了。
没看三木和歌者这种跟风者都在老实吃订阅么?
郭白也没法解释什么,有魄力的自然会趁着现在这个对版权不重视的时代收回版权,而没魄力的只能想着抱紧手上的饭碗,然后等着盘古从锅里再分给他一勺。
可惜这样的作者并不多,而收回版权还能继续有收益的就更少了,毕竟盘古也不是吃素的。
你要版权,可以,但推荐资源就不能给你了。
人气低的作者很容易就被砍断所有的流量来源,而到手的版权也卖不上什么价了。
而这也是大部分作者不敢谈版权的原因。
好在盘古也算是良心的,自己吃肉,还能让作者跟着咬一口。
而随着郭白小说人气的提升,国内多家传媒集团也投来了目光,不过也仅仅是投来了目光,和盘古商谈了一下,进一步的动作就是观望了。
但也有几家有魄力的给出了价格,盘古倒是挺满意的,但郭白却是不松口。
其实按照现在市场的价格,几家公司给的价钱也很合理的,但郭白有了未来版权价值作对比,就看不上现在的价格了。
而决定版权价格的,就是已经在筹拍的“卷花帘”了。
小说作者估计也没想到,红海文化也那么大的魄力,刚买下版权就开始筹拍了。
本钱也下得很足,主角都是当红的流量小生,导演和幕后阵容也异常华丽,连主题曲都是请了一位旗下的歌后唱的。
很多同行也是在观望,看看红海的这波大投资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
公司小点的想要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再出手,那样虽然很少很多收益,但胜在没什么风险。
公司大点则是着